伴随着晴好天气,全省秋粮收获进程加快,水稻收获进度超过六成。一批节肥减药的新装备新技术为今年的金色秋收季增添了一些环保绿色。
在南京溧水的吴村桥,今年这里种粮大户陈小建示范推广了一个水稻生产的新工艺——在插秧的同时,将全生物可降解的膜覆在地面上,来全程控制草害,达到减肥减药的效果。陈小建告诉记者,传统的水稻种植,在插秧后的第三天和半个月要分别打药一次,消除草害。但是覆盖地膜后再进行插秧作业就能有效避免杂草产生,节省了两道人工,也能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与此同时,和设施农作物一样,覆盖地膜的稻田能节约水分蒸发,保持地温,对抗插秧时的温度异常;配合一次性缓释肥的使用,还可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在去年种了9亩地的试验田,陈小建算了算新技术的高效产出,今年果断推广到了280多亩。陈小建表示,“推广覆膜栽插新技术的时候,增加260元到300元的成本,但是每年每亩地人工除草也要两个工,就是300块,等于说覆膜的钱和人工除草的钱对抵。它增产的钱和减肥的钱等于说是亩效益增加,算下来每亩能为我们增加200到300元一亩”。
南京市溧水区作物栽培指导站站长查贵生说:“因为它是全生物质的,对我们环境是安全的,所以我们才敢放心进行推广。除了经济效益外,我们通过这项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农药30%,20%的化学肥料,以及节水20%左右,提高我们的水稻品质,同时对我们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个明显促进。”
新技术助力绿色环保,精细化管理更是凸显减肥减药实效。这两天,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的水稻田也迎来大面积丰收。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苏垦农发全面投用了无人机巡田系统,可以定期从高空鸟瞰田间苗情长势。随后,农技人员可以根据航拍资料,针对不同田块的苗情给出“个田订制”的化肥施用对策,有效降低了肥料的使用总量。与此同时,新洋分公司还积极推行水稻“质量产量与责任人绩效挂钩”制度,明确每一田块的责任人,并通过奖好罚劣的方式推广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而确保粮食生产“减肥减药不减产”。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农业中心主任耿辉辉表示,“一季下来,可能要降低肥料使用量5%左右,然后定点定量施肥上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量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每亩地农药使用成本上可能要降低7%-8%,所以说虽然减肥减药,但是我们产量没有减少,产量今年应该在1300斤左右。”说起责任田,公司新北生产区八大队队长王金锁有感而发,“我们管理人员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的责任田中,对责任田的病虫草害及缺肥地段都能准确把握,然后能够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地把各项生产措施落实下去,我们的大队的经济效益也就有所提高,我们的个人待遇也是有所提升,然后我们的工作的积极性更加主动。”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示范推广了一批测土配方施肥的新技术、新装备;并通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和农药有效性监测,实现精准测报、精准用药,不断提升农作物绿色生产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12.27%和15.9%。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顾啸云 射阳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