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江阴市委统战部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围绕“挺进主战场 画好同心圆”,创新探索“1+N”工作法,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基层新联会、实践创新基地“两个全覆盖”,激发新阶层人士强大正能量,积极推动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制度先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画出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最大同心圆
建立“1+N”长效管理制度体系。“1”是指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N”是指新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教育培训、联系联谊、分类指导和相关评价结果使用等制度。为进一步突出类别特征,贴合新阶层人士实际,针对新阶层人士的六类人员,选择6个镇、街道、园区分类制定、试行镇级实施办法。完善新阶层人士发现、培育、引领、选拔、使用的工作体系,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实现“闭环管理”,把新阶层人士团结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拓宽“1+N”部门协同管理维度。在统战部门牵头协调,联席会议17个成员单位协同管理的基础上,将新阶层人士属地党委、所在村(社区)、所属行业协会纳入管理主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立体管理网络,建立信息共建共享制度,形成新阶层人士大数据平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攻坚合力,经江阴市委统战部机关党支部发起,与无锡市委统战部、江阴市委党校有关党支部建立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党建联盟。
平台支撑,打造特色活动阵地,拓展新阶层人士最广朋友圈
构建“1+N”新联会联动机制。全面摸排、遴选出代表性强的市、镇两级代表人士631人,建立新阶层人士个人信息、履职情况档案,完善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分析研究新阶层人士短板弱项,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方案。将代表人士分别纳入市、镇两级新联会,现已建成1个市级新联会,17个镇、街道、园区新联会,实现基层新联会全覆盖。以市新联会带动基层新联会,为新阶层人士提供联谊交友、服务社会、风采展示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正面引导,加强思想引领,丰富阵地载体。华士镇、周庄镇已建立新阶层人士工会,帮助新阶层人士排忧解难、创新创业发展。
建立“1+N”基地创建联盟。以市级基地为中心,建立基地创建联盟,已建成市级基地和17个镇、街道、园区基地,实现实践创新基地基层全覆盖,每年平均开展活动500余场,参与人数近万人。同时,根据各基地特色,打造“一镇一品”,形成了周庄镇“乐群新联盟”、青阳镇“青凝盟”、月城镇“水韵新联盟”等特色品牌,做到基地有亮点、活动有抓手、品牌有影响。目前,有国家级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重点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无锡市级项目5个。
活动助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发新阶层人士最强正能量
开展“1+N”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开展“百年峥嵘、同‘新’向党”主题活动,组织新阶层人士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战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统战工作历史,在追溯历史、感悟历史中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各镇、街道、园区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延伸主题,徐霞客镇开展“新联心向党,时代建新功”主题活动、月城镇举办“寻党迹 谋发展”同心课堂等,累计开展主题活动近50场,参与人数超5000人。青阳镇凝秀公益爱心社参加无锡市新阶层人士“‘新’火燎原”党史知识竞赛取得第二名,荣获“优秀组织奖”。
开展“1+N”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展现“澄‘新’力量”主题,积极聚力增共识、集智献良策、创新强服务,支持新阶层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19个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凝聚群体智慧。一年来,市、镇两级新阶层人士共提交提案议案、各类意见建议20余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如华士镇新联会传澄志愿者团队设立奖教基金、援建爱心小学,每年捐款近50万元,并带动周围青年企业家,共同传递教育正能量。推动各镇、街道、园区成立新阶层人士服务团,组织新阶层人士到企业生产一线、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当面答疑解惑,做深、做实,做出特色服务品牌,使新阶层人士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支持者”“推动者”。
江阴市新阶层人士工作将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代表人士、打造一批创新型的平台载体、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谱写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江阴篇章”。(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