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到清代中晚期,出现了一股崇尚碑学的风潮。从乾、嘉时期的阮元到晚清的康有为,他们尊崇魏、晋的碑刻艺术,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书法派别。包世臣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包世臣像
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1789年,十五岁的包世臣“下笔尚不能平直,以书拙闻于乡里”。因此,包世臣立志学习书法。听说同族有位前辈会唐代碑刻书法,与当时的馆阁体不同,于是包世臣向他请教。前辈赠送给包世臣四册《汉溪书法通解》,让他先学会提肘拨镫之法。
所谓“提肘拨镫”,是古人在书写时肘部虚悬,执笔与运笔相结合的方法,初学者难免气短手颤,几乎无法下笔。为了能熟练掌握,除日常书写外,包世臣在读书、睡觉时也勤加练习。经过五年的努力,手臂终于能够稳定执笔,但写出来的字仍很稚钝。
1799年,包世臣遇见同乡金同甫。他向包世臣推荐苏东坡的《西湖诗帖》,因为苏轼的笔画肥美,练习时能够掩盖一些不足。第二年,包世臣又从商丘人陈季驯处借到了“二王”的《东方朔画赞》和《洛神赋》,以及宋拓《神龙兰亭序》。包世臣用朱笔将《兰亭序》的每个字都画上九宫格进行比对,每天临写四个字,每个字都在百遍以上,直到写得与原帖相仿。他发现古人的运笔与今人大相径庭,于是又依法临习《画赞》、《洛神》,感觉到虽细如发丝的笔画,下笔时也须全身力道,这才明白当初练习悬肘的作用。
包世臣书《节临书谱轴》、《赠与九楷书轴》
此后数年,包世臣遍访江浙间的书法名家。1802年,武进人钱伯埛(jiōng)告诉包世臣,古人多用紫毫笔,笔画中间会有一道线。同年,包世臣又受教于大书家邓石如,邓氏告诫他,“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包世臣结合魏晋书法,考虑到自己的字婉丽有余,气势不足,专门临习欧阳询、颜真卿的碑刻作为补充。四年后,包世臣通过对《孔子庙堂碑》和《淳化阁帖》的悉心研究,总结出虞世南的书法源自王献之,而“二王”的风格迥异。王羲之传承于蔡邕的汉隶;王献之传承于李斯的秦篆。包世臣仿习了一年,笔画也出现了细如发丝的中线,从纸背面看如同针画一般。
1815年,包世臣在扬州与黄小仲讨论书法问题。黄小仲认为,结字当左右匀称,不要过分拘泥于一笔一划的工拙;而关键在于执笔:食指高钩如鹅颈,大指加食指、中指间,中指内钩,小指紧贴无名指外拒如鹅掌。一年后,包世臣又先后拜会了多位书法同好。武进人朱昂之言运笔要有间断。秀水人王仲瞿传授,下笔时须先略向左引,再稍停顿,以笔端直指鼻梁为标准,才可中锋行笔。吴江人吴育则纠正了包世臣笔力不足的缺点,应使笔毫平铺纸面,才能“四面圆足”。包世臣集众家所述,将执笔、运笔、结字之法相结合,分别研习再互相对照,终得心手相应之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摸索,包世臣终成为一代书法名家。对于他的书法理论,今天仍有不少商榷之处,但他孜孜不倦、博采众长的求学精神,却是今天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文中所引均选自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述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