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读书会·人文地图| 使者的智慧

2021年08月23日 20:58:25 | 来源:江苏广电荔枝读书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战国初期的君主中,魏文侯最为贤能。由于他的励精图治,魏国成为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原霸主。公元前406年,魏文侯发兵攻灭了中山国,使其成为魏国的附庸之地。虽然从宗主国降格成附庸,魏国仍须任命一位中山国君。出人意料的是,魏文侯选择的是太子击。

  按传统礼制,太子是储君,须时刻陪伴在国君身边。如遇上国君出征,太子还要承担起监国重任,以维护国家的根本。附庸的国君一般也是由宗室担任,但多为国君的兄弟或其他子嗣。文侯此举使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太子之位是否出现了问题。

  年仅17岁的太子被送往遥远的中山国赴任,一呆就是三年。中山国与魏国本土并不接壤,文侯与太子又没有任何往来,外界的谣言甚嚣尘上。忧心忡忡的太子对老师赵苍唐谈起自己的忧虑。赵苍唐劝谏道:“父子间三年不联系,不是正常的人伦礼法。既然君侯不相问,太子为什么不派遣使臣主动入朝呢?请您准备一些君侯的所好之物,我愿奉使。”不久,赵苍唐就被委以中山国特使的身份入魏面君。

  一见到魏文侯,赵苍唐就恭敬地表示:“北方附庸中山国之君,派微臣赵苍唐向君侯敬献北犬和晨雁。”文侯对于太子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好很是欣慰,于是问:“魏击(太子名)别来无恙?”赵苍唐正色道:“诸侯间的礼法,不能直呼姓名。君侯既然任命了中山国君,就不该在朝堂之上叫他的名字。因此微臣不敢回答您。”文侯只得重新问:“中山君无恙吗?”赵苍唐这才回答:“微臣来的时候,敝君一直亲送到郊外,让您不用挂念。”文侯想起太子已离开三年,又问:“中山君现在长成什么样?”赵苍唐答道:“比较人的成长,一定是参照他的至亲。中山君是您的儿子,因此形容他的外貌,只能和您本人相比。您赐给他外穿的裘皮大衣,已经很合身了;您赐的腰带,佩戴起来也不用更换尺寸了。”

  文侯见赵苍唐沉稳有礼,料想太子必定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更加满意;又经他这番描述脑补太子的相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沉吟了一会儿,再问:“中山君的学业如何?”赵苍唐说:“敝君正在读《诗经》,尤其爱背诵《晨风》和《黍离》。”

  听到这话,文侯不禁默念起其中的诗句:

  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诗经·秦风·晨风》)

  译文:鹯(zhān)鸟从天上飞过,栖落在茂密的林间。我还没见到我的君子,不由得忧心忡忡。我现在该怎么办,难道你真的已经忘记了我?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译文:我看着旁边地里一行行的黍禾与稷苗,缓慢的向前行走,内心惶恐不安。了解我的人明白我内心的苦闷,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所求。苍天啊,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这两首诗,一是描摹女子等待情人时的担忧,一是抒发士子对故国感怀的苦闷。赵苍唐有意无意地借此表达太子对文侯的情感。话说至此,文侯也就不再兜圈子,径直问道:“中山君是觉得寡人忘记了他,还是因此在埋怨寡人?”赵苍唐沉着应对:“敝君怎敢有怨望之心,他只是时常的思念君侯罢了。”

  这一番话彻底打动了文侯。他不由得感慨:“从一个使者的举止就能看出其国君是否贤明。如果中山君不贤,怎么会有如此出众的使臣呢?”于是赐给太子一袭新衣,并让赵苍唐回中山后赶在鸡鸣时交给太子。太子拜领文侯之所赐,发现这套衣裳是颠倒摆放的。他心领神会,告诉赵苍唐:“《诗经》中说:‘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译文:东方还没露出曙光,我就颠倒错乱的穿上衣裳,这是因为来自国君的召唤。出自《诗经·齐风》)君侯让您在天未亮时交给我这套颠倒的衣裳,就是在召唤我回去啊!”

  魏文侯外放太子去中山国,究竟是出于疏远还是考验,今天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赵苍唐出色的应对技巧无疑最令人印象深刻。他通过缜密的逻辑和巧妙的渲染,逐步加深魏文侯对太子的感情,化解了这对父子间的微妙隔阂,成为战国史上一段有趣的佳话。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