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江苏各地各部门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提升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把防控篱笆扎得更紧、把防控网络织得更密,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全面加强水路防控力度 进出港区“人车必查”】
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从国际航行船舶和船员途径输入、扩散一直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记者8月3日在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看到,港口作业现场严格划定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区”。集装箱作业及储存期间,严格做好消杀,国际航行船舶垃圾、生活污水等船舶污染物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港区还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登轮”“非必须不下船”管控,对登轮作业人员实行专班管理。进出港“人车必查”,做到进出港人员和车辆闭环管理,信息准确可溯。
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五支队八大队副大队长王永说:“专班人员工作期间是不能够离开工作区域和码头区域的。而且在厂区是实行专车接送,跟普通的或者说内贸作业的作业人员是严格区分开来。”
【南京六合区:首个救护车洗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救护车被誉为“生命之星”,转运患者后的消杀工作至关重要。4日上午,南京市六合区首个救护车洗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洗消中心分为车辆洗消和人员洗消两个部分。救护车完成任务返回后,车辆进入等待区,系统对其进行喷淋,外表使用84消毒液清洗、病员舱过氧化氢清洗、驾驶舱等离子消毒液清洗;随车人员则同步进入人员通道进行清洗、消毒。整个洗消流程仅需30分钟左右,而且人、车“各行其道”,最大限度避免感染发生。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崔元江说:“洗消中心建成以后,我们负压救护车洗消的效率是原来的双倍。机洗比人洗更全面,不留死角更安全。”
【把牢防控关口 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全省各地各部门也正纷纷行动,进一步从紧从严织密织牢防控网,守护百姓生命安全。省民政系统优化简化流程,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省教育厅明确一律不新安排在校生参加暑期集中实习实训活动;宿迁泗阳对快递包裹逐件消毒,坚决防止疫情通过快递渠道传播;淮安多家医院实行门诊分时段、实名制、全预约的诊疗模式,问诊病人还可以互联网问诊,确保患者和就诊人员的安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利用科技手段,将智能测温贴运用到居家隔离市民的健康监测中,市民只需将酷似创可贴的测温贴放在腋下等待五分钟左右,即在手机得到准确的体温,点击确认后,系统会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终端,实现体温数据“云监控”。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郭艺 陈晓风 浦沫瀚 顾啸云 何斐 王敏 王尧 供片台/淮安台 宿迁台 泗阳台 溧水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