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历史学家朱偰先生带着从德国购买的名贵相机,遍历南京各大历史遗迹,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其中,他在城南发现一座废弃已久的古墓。由于无法辨认墓主人的身份,他不得不在照片上标注“失名”二字。1958年,文保人员重新发现这座墓葬,还找到一块残缺的墓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白下琐言》等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初渤泥国王墓。
上图为朱偰先生所拍摄的渤泥国王墓,当时朱先生未发现墓碑,仅见到石马、石羊、武将。
下图为今天的渤泥国王墓道,按明代功臣墓规制增补了文臣和石虎。
渤泥国位于今天的文莱。洪武年间,国王马谟沙曾遣使入贡。他的世子名叫麻那惹加那,素来仰慕中华文化。永乐三年(1405),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受明成祖之命,封麻那惹加那为渤泥国新王。麻那惹加那甚感大明恩德,于永乐六年(1408)率家属陪臣150余人入朝访问,向明成祖表示长期居住中国的愿望。不久,国王身染急症,辞世于会同馆(今通济门公园路),临终遗愿葬在中国。明成祖遂按中华礼制将其安葬于安德门石子岗,遣使者护送其世子归国即位,封其山为“长宁镇国山”,并亲制碑文。
渤泥国王墓已成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见证。然而,论起郑和下西洋的海外影响,则远非一座异域王墓所能概括的。如马六甲,曾经名不见经传。郑和先后七次到达那里,逐步将其开发成东南亚最繁盛的经贸中心,从而彻底打通了明朝与东南亚诸国间的海上道路,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或文化交流,均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时,从波斯带回了青花瓷的重要钴料“苏麻离青”。由于这项原料的引进,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技术登峰造极,景德镇民窑青花得到极大的发展,青花瓷成为主流产品走向全世界。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进攻埃及,大量中国瓷器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伊斯坦布尔,为皇室专用,价同黄金,直到今天仍作为顶级珍品收藏在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
另一方面,郑和也把中华文化传向西洋各国。在占城(越南南部),郑和令工匠教授造屋之法;在古里(印度卡利卡特),郑和教当地居民用渔网捕鱼;在暹罗(泰国),郑和派武士传授武术,成为泰拳的起源。此外,郑和还向各国传播中国历法与农业技术;用中国的丝织、瓷器、茶叶交易香料、胡椒、马匹等商品,与各国间的和平贸易受到广泛欢迎。
郑和下西洋极大的扩展了海上贸易与交流的范围。时至今日,在海外仍多处可见郑和的相关遗迹。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珍藏着当年郑和赠送给锡兰国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爪哇岛以郑和命名的三宝垄,章太炎先生曾在此留下“寻君千载后,而我一能无”的感慨。马六甲的三宝山流传着郑和驻扎时挖井取水的故事,那里的纪念馆保存着明成祖同样赐给满剌加的《镇国山碑》文。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一条“王总兵路”,相传为纪念郑和的副手、航海家王景弘。在新加坡,“郑和游船”一直是该国旅游业的标志项目。西亚方面,阿曼的马斯拉岛发现两枚“永乐通宝”钱币,证明了郑和船队曾在此有过贸易活动……
永乐十三年(1415),因郑和第四次下西洋,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一说为坦桑尼亚基卢瓦基西瓦尼)进贡长颈鹿,明成祖奉之为祥瑞“麒麟”,这成为古代中国与非洲之间交流的著名片段。马林迪北部至今仍有镶嵌着中国瓷片的圆柱形墓碑。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也藏有帕泰岛渔民打捞的两个双龙坛,研究认为是郑和沉船的遗物。
图1:吉隆坡天后宫,郑和将妈祖信仰传遍整个东南亚。图2:新加坡郑和游船。图3:印尼三宝庙,位于三宝垄市西南的望安山麓,内有著名的三宝洞。图4:吉隆坡郑和像。图5:文莱王总兵路。图6:马六甲宝山亭内的郑和像。图7:肯尼亚马林迪镶嵌有中国瓷片的圆柱形墓碑。
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中,对郑和予以高度评价:“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作为伟大的航海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郑和永远是代表着诚挚与和平的大明“海王”!
《明人画麒麟图沈度颂》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