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一个极其封建专制的时代,商品经济水平低下,再加上海疆不靖、倭寇横行等因素,海禁作为既定国策载入《大明律》,贯穿于整个大明王朝。因此,郑和的大航海时代有如惊鸿一瞥,粲然夺目。然而,“(郑)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明史》卷304)多次声势浩大的航海行动,以及出于“厚往薄来”而对朝贡诸番国的丰厚回赠,使得明朝耗费甚巨。故此,这般“靡费国计”之举从一开始就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其中不乏杨士奇、夏元吉这样的名臣。
郑和第六次出使归来后不久,明成祖去世。继位的明仁宗不同于其父,他随即宣布停止下西洋,调整对外扩张政策,转为发展民生、休兵养民的国策。郑和就此开始了六年南京守备的任职期。
郑和出身于穆斯林世家,自幼信仰伊斯兰教,但入侍燕邸以来,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终皈依佛教。郑和坚信,其数次出使西洋得以平安归来,皆因佛陀保佑,因此信奉佛教非常虔诚,对佛教高僧也礼敬有加,如明成祖手下第一谋臣道衍(后赐名姚广孝)。永乐元年(1403),在道衍的引导下,郑和受菩萨戒,法名福吉祥。城南碧峰寺的非幻禅师亦为郑和师事膜拜。在他最后一次下西洋前夕,曾出资铸造罗汉佛像及供具法器,拟归来后悉数捐予碧峰寺,并终身退居非幻庵。郑和去世后,其家人遵照其遗愿,将佛像、法器尽付碧峰寺退居供奉。
此外,郑和还广建佛寺,最著名的就是他参与监修的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前身是六朝时期的长干寺(又名阿育王寺);北宋时重建为天禧寺,寺中供奉有佛顶真骨等舍利,及七宝阿育王塔等珍贵文物。元末,寺院因战乱损坏严重。洪武年间,笃信佛教的匠作大臣黄立恭再造佛寺,却又毁于一次火灾;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再度重建,为纪念马皇后,更其名为大报恩寺。此番修建历经三朝。郑和任南京守备时,负责后期修建工程。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敕令郑和等限时完成大报恩寺工程。同年六月完工。
大报恩寺完全按照皇宫标准营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为金陵百寺之首,尤以寺中的琉璃瓷塔为标志性建筑。该塔高78.2米,通体五彩琉璃,美轮美奂,名列中古世界七大奇迹,声名远播欧美,有“天下第一塔”之美誉。寺中还珍藏有汉文佛教大藏经,为汉文佛典总集。郑和曾利用该寺所藏经板印造了《大藏尊经》、《妙法莲华经》等多部经文,供奉于全国各地寺庙。
《尼霍夫游记》英文版中的琉璃塔
除佛教外,郑和还崇奉道教天妃信仰。宣德六年(1431),明宣宗因“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下令再下西洋。这是60岁的郑和最后一次海上征程。也许是有所预感,临行前,郑和在长乐建造了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将七下西洋的历程详细记录在此碑文中。宣德八年(1433),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Calicut),后归葬南京牛首山西南麓的广缘寺。
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
“(宪宗)成化间,……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终莫能得。……忠诘吏谓:‘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夏对曰:‘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无哉!’忠竦然听之。”(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
我们无意贬低刘大夏销毁郑和的所有案卷记录,这毕竟是出于忧国忧民之心;但郑和大航海时代的终结,使得我们无法确知当时卓然于世的航海技术与经验,无疑是十分遗憾的。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于仪凤门外敕建皇家静海禅寺,与同样为表彰郑和而建的天妃宫相邻。“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赐其君长。”(《明史》卷304)明成祖终于实现了“万国来朝”的宏愿,大明国威达到顶盛。但这也成为一条分水岭:由于群臣不断反对,明成祖不久后下诏:“下番一应买办物件……往诸番国宝船……等项,暂行停止。”(《明太宗实录》卷120)郑和之后,明朝重拾海禁,明、清两代延续了长达四百多年的闭关锁国。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钦差大臣耆英与英人璞鼎查(H. Pottinger)在静海寺议定《南京条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仅剩下断壁残垣的静海寺开始复建。1997年7月1日,由各界捐资铸造的警世钟在静海寺整整敲响155下。历史在静海寺的见证下终于完成了一个轮回!
南京静海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