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沛县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书记争当表率、干部争当楷模、党员争当先锋“三争当”领航行动,全力打造一支乡村振兴的“群雁”队伍,以书记强带动班子强、以干部强带动党员强、以组织强带动落实强,努力走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入围全省第一等次。
深入开展“三争当”领航行动,打造服务群众有感情、发展富民有本领、作风行动有正气的基层干部队伍。
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健全选拔链,针对各村特色产业、班子结构现状,推行以事定岗、以事择人,采取从致富能手中“挑”,从机关人员中“派”,从返乡能人中“请”等办法,选优配强村书记。拉长培养链,常态化开展村书记培训,分批分类组织270名村书记到浙江、福建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工作。将带民致富能力列入换届人选标准,明确写进换届实施文件,换届中548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班子,68人当选为村书记。完善激励链,大力选树优秀村书记先进典型,3名村书记获评省“百名示范”,胡楼社区书记王吉永同志被推选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塑优引领发展的“生力军”
通过“三个一批”方式,不断增强村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精简淘汰一批,在村“两委”换届中超龄干部全部退出、年轻干部全面配齐,“一肩挑”比例全部达标。清理整顿一批,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政治体检和全面扫描,共调整履职不力、群众口碑差、违纪违法的不称职村干部51人。招引储备一批,实施“雏雁培育”工程,按照每村不低于2人的标准,公开招聘742名村后备干部,142名后备干部脱颖而出进入村班子,13名后备干部当选党组织书记。其中,372名退役军人入村工作,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肯定。
建设示范带动“先锋队”
主动承接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整顿省级试点,对十八大以来发展的2253名农村党员逐一排查,为全省面上铺开探索路径。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472名党员被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204名致富带头人被培养成党员。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坚持“四强”标准,在全县农村党员中选树2202户党员中心户,为“党员中心户”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鼓励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便民活动。
找准基层党建与强村富民的结合点,全力提升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多措并举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将村级集体收入增收作为村“两委”换届提名的必备条件,对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目标,采取新老干部结对“传帮带”、强村弱村干部定期交流挂职锻炼、举办“发挥支部作用、增加集体收入”村书记专题轮训,总结推介增收“十条路径”“助村八策”“兴村六条”等措施,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6.7%。同时,通过村庄整治清理回收侵占公共空间的建筑物58座,资源性资产14351亩,闲置的土地和坑塘14041亩,这些“整治出的资源”已经成为我县村集体增收的有力支撑。
重抓特色产业发展
把党组织建在特色产业链上,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群园区集中、资金向重点区域集中,集中力量把特色培优做强,推动大沙河沿线10万亩、微山湖沿线3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3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7.9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
重抓美丽乡村建设
以“美丽沛县”二十项重点任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房改善和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37个、省市特色田园乡村13个,构建点有特色、线有美景、片有精品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获评苏北地区农房改善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坚持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
坚持以百姓真正“享受得到”为标准,要求全县村级党组织至少排定1项“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攻坚项目,394个攻坚项目顺利推进,一批长期困扰基层干群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力解决。
坚持既造福百姓,又匡正民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评选“最美家庭”“沛县好人”等为抓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实现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村级党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农民艺术团的全覆盖,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等文明新风逐渐养成。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成“四位一体”社会治理示范点23个,“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考核全省先进、苏北最优,法治建设综合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均居全市第一。
党建引领
“群雁”集聚
沛县乡村振兴的“集结号”正在吹响
沛县将创新实干,务实进取
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再攀新高
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沛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