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良友公寓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然而,一些拍摄者私自闯入不对外开放的区域,甚至在网上泄露门禁密码,严重影响了住户正常生活。管理部门不得不安装智能安防设施,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来阻挡闯入者。
良友公寓首先是发挥正常居住功能的民房,是居民的家,此外才是一栋兼具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老房子。拍摄者为了一己之私,打破居住者应有的安静,对居民安全构成极大隐患,不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擅闯民宅也涉嫌违法。而这种“网红打卡文化”乱象近段时间以来屡见不鲜。对侵犯住户权利的行为,有关部门需要坚定整治,还住户一个安宁、安全的生活环境。
非理性的“打卡”既是对居民正常生活的侵犯也是对历史文化的盲目和短视。而合理的参观与分享,是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历史建筑置于“保护和传承”的聚光灯下。
放眼整个上海,类似良友公寓这样建于民国时期的老房子还有不少,其中很多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的还述说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比如,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很多文化名人的居住经历,又给这栋大楼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然而,与良友公寓类似,武康大楼同样是一栋依然在使用的住宅楼。
不过与良友公寓相反,武康大楼在受到关注以后,一些从事影像史和口述史记录的文化工作者对居住者进行了访谈,挖掘建筑背后的温情故事,让“打卡”不停留于表面,让历史进一步传承。
毋庸置疑,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和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一些传统景区已不再能满足许多人的游玩体验,相比之下,平和、富有“烟火气”的小众景点成为新宠。如何将历史建筑的功能延续与开放参观结合起来,既不过度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又可以满足游客打卡、参观的需求,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可以有效应对古城、古建保护中各地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而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目前,上海不少历史建筑都饱经风霜,内部装修需升级换代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在牵头组织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时,不仅要多倾听住户的意见,本着有利于住户的目的实施改造,也可以为开放参观创造条件,打造游客和住户不互相干扰的“微环境”。
比如,泉州古城以“三留一活化”(留人、留形、留乡愁,文化和业态保持活化)的基本原则实施微改造工程,坚持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模式,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创、餐饮等商业活动有机结合。再如,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巴塞罗那“米拉之家”,至今仍有部分区域供私人使用,就是一个单体建筑开放与保护利用兼容的范例。
当然,开放参观必须建立在尊重居民选择和保护居民既有权益之上。唯有为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建章立制,让居民感受到开放带来的机会与收益,才能更好推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让建筑既能在民众的栖居中“活”下去,也能在文化的长河中“立”起来。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