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泛黄的照片拍摄于1983年2月9日的苏州虎丘景区。照片上的邓小平正与游客一家三口亲切地拉家常。邓小平此次游览虎丘,开创了国家领导人来此参观不闭园的先例。虽然时值寒冬腊月草木荣枯,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
邓小平在苏州考察期间,深入基层,切身体会老百姓的生活变化。这次考察,对邓小平来说,意义非凡,十分重要。那么,他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间点前往苏州?此行的目的又是什么?
早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在邓小平的心中,“小康”目标是“降低了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历史上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就我们来说,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党内党外群情高涨,翻两番,能否翻?奔小康,如何奔?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议论的热点。
1983年2月,在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小康目标后不久,邓小平前往江浙一带考察,他要在这些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的地方验证小康目标究竟符合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江苏苏州,浙江杭州,邓小平一路走,一路看,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甚至亲自到农贸市场查看市民的菜篮子。一路上,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到2000年,江苏、浙江能不能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为期12天的苏杭之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苏杭农村的巨大变化,使邓小平对“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在返京的列车上,有人问他感受如何,邓小平高兴地说:到处喜气洋洋。苏杭之行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也就是从这时起,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问题。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格拉称赞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邓小平:“我对一些外宾说过,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三大绘制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对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作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
从此,中国人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