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变流行!梅花奖落幕戏曲名家变“流量小生”

2021年05月22日 14:18:5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南京圆满落幕,这个5月,“梅花”让南京格外美丽,南京丰厚的文化土壤也使“梅花”开放得更加灿烂。在南京开展的持续半个月的竞演中凸显出了一批颇受年轻票友追捧的剧种和演员,比如浙江婺剧小生楼胜,不仅是戏剧名家还是“流量小生”,演出现场火爆,一票难求,传统戏曲如何在青年一代中更好传承?梅花奖颁奖现场,戏曲名家们有话要说。

  梅绽金陵、余韵悠长。自本届戏剧梅花奖在南京拉开大幕,从居民家门口的公益小剧场、梅花戏剧角,到丰富多彩的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都反映出南京这座城市对戏剧艺术的热爱持续升温。从京剧、川剧、越剧,到小众地方剧种轮番登台、百花争艳,有意思的是,台下年轻戏曲票友占据不小的比例,本届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来自江苏的国家一级编剧罗周表示,观众确呈年轻化趋势,同时她对当代年轻人审美和戏剧的创造力充满信心,“很多人提到戏剧总觉得古老,实际上我从来没有觉得戏曲和年轻人有什么隔阂,我们看到昆曲的剧场里头,绝大多数看戏的也都是年轻人,我们要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艺术的熏陶,崇高的美好的人格的引领。”

  传统艺术的创新,来源于现实生活丰富的土壤,同时必然会赋予传统戏曲全新样貌,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晓旭凭借原创诗韵越剧《凤凰台》首度“摘梅”,她表示在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年轻观众的意见,最终也让作品收获一批“死忠粉”,“平时在南京城任何角落去有意识的寻访一些大学生,看他们现在对戏曲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请他们走进剧场,观看我们的戏曲,经过他们的各种验证、提出各种意见我们再做修改,像《凤凰台》的观众群已经非常年轻化了,现在他们就一部部剧追求着我们的主创团队。”

  从剧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传统戏曲戏剧不断在探索创新之路,罗周认为,好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找到时代精神与年轻人内心的契合点,就能唤起广泛而深刻的共鸣。罗周说,这次获奖的昆曲作品《当年梅郎》讲述的是梅兰芳先生少年时候的一段经历,题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年轻过、都有过勇敢不服输、甚至被人质疑的时刻,怀抱着初心,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挫折,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在梅兰芳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梅兰芳,而是每一个投射在我们心中坚韧的自己。”

  无论追逐潮流还是发扬传统,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筑牢根本苦练内功,才能让传统成为经典流行。浙江婺剧小生楼胜主演的梅花奖竞演专场“楼胜折子戏专场”前不久燃爆南京城,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身段和武打,无疑是本届梅花奖的精彩看点,楼胜本人更是圈粉无数,成为被年轻人追捧的“流量小生”,当问及对高人气的看法,楼胜答道,舞台永远是他最看重的,当站上舞台,想着的只有用尽全力回报买票捧场的观众,有他们的关注,戏曲永远年轻,“所有的作品我觉得是常演常新,每演一场我都认为是一个新的开始,每次排练、演戏都是不停地打磨,直到你演不动、唱不动。所以戏曲非常年轻化、很时尚,练好内功,一定会有更多年轻观众喜欢它、爱上它。”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李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