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8月20日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长三角区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来感受交通一体化为长三角带来的蓬勃新动能。
江苏台记者郭奉铭说:“这条示范区6路公交车上是今年最新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冠名的跨省公交。它不仅连接了苏州昆山和示范区,更是串联起了周庄、东方绿洲等旅游景点。同时在这些公交车上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居民也实现了一卡一码通用。”
上海市民吴龙的工作地在苏州昆山,他说,有了这班车以后就很方便了,票价合理,而且沿线风景也比较好。
吴先生感受到的“方便”,正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加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此前,江苏昆山淀山湖地区和上海青浦区虽然相隔一公里,但两地交通却被这一公里的林带阻挡,必须从城区绕行20公里。由于跨省项目面临建设标准不统一、需求不一致等问题,这条“断头路”迟迟没有得到连通。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后,青浦、吴江、嘉善“聚”为一体,率先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探索出联合审批新模式,并系统形成一套跨省域共建共治共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工作办法,为省际断头路的打通提供了示范。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划建设组副组长刘伟告诉记者,就是把两边的审批主体全部拉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标准、共同的审批要求,保证建设主体在报建的时候一套材料一个窗口,实现建设标准的统一、建设品质的统一。
目前,纳入三省一市框架协议的17条省际断头路中,6条已经通车,为毗邻交界之地的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轨道上的长三角”也驶进快车道,沪苏浙皖铁路建设强劲发力。长三角地区高铁营业里程超6000公里,高铁网覆盖三省一市90%以上的设区市,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地级市3小时覆盖、省内地级市2小时覆盖、相邻地级市1小时覆盖的高铁出行圈。目前,长三角铁路动车组列车密集开行,每天超过1200对,运力进一步扩充,旅客“随到随走”,长三角许多城市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大改变。
安徽省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茶农吴定义算了一笔账,他说:“现在交通方便了,在民宿旅游带动下,以前每年只卖两三千斤干茶,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每年大概卖五六千斤干茶。”
到“十四五”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7万公里,同时,以空铁复合、海陆通达的综合交通枢为联动纽带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也于近期全面启动,从核心辐射两带,从而推动虹桥商务区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枢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认为,整个交通的互联互通提升,交通的连通性和便捷度实际上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它可以降低资本 、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去组织一些联合性的科研攻关,进行产业链合理的空间组织,进而来提升整个经济社会活动的效率。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奉铭 王尧 章斌炜 杨帆 耿昊东 施志鹄 丁一 大丰台 吴江台 昆山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