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 为困难群众撑起“暖心伞”

2021年05月19日 09:20:53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江苏省淮安市聚焦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精准识别、应救尽救,确保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开展、群众满意,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兜牢守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聚焦困难群体,守好全面小康“幸福线”

  今年以来,淮安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深入摸排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重点关注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加大对易返贫户、易致贫户、收入骤减户和支出骤增户以及潜在救助对象的排查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特困供养、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

  截至今年一季度,淮安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5万户、8.97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17亿元,同比增长13.3%;城乡特困供养对象2.14万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055.65万元,同比增长10.8%,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兜底保障。

  强化临时救助,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淮安全面建立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积极发挥好临时救助的应急性、补充性、灵活性制度效能,确保对基本生活遭遇困难的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春节期间,全市各县区走访排查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及独居生活困难老人等其他困难群众累计3.23万户、5.31万人,为他们送去棉衣、棉被、毛毯等御寒物资,发放临时救助金96.56万元。同时,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三类民政保障对象发放节日补助1112万元,惠及全市困难群众11余万名。

  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667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704.2万元,人均救助水平达1055.4元,同比增长29.4%,在帮助缓解特殊困难群体遭遇“急、难、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救助服务满意度

  淮安聚焦社会救助领域难点、热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淮阴区开展的社会救助领域“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试点,在清江浦区开展的“低保家庭收入核算评估工作”试点,先后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目前,社会救助申办“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办事模式已在全市推广。今年还在洪泽区开展“社会救助集中接待日”试点工作,将每月10日定为困难群众集中接待日,对困难群众救助诉求采取“急难”速办、“普通”快办、“重大”会办的方式分类处理,下一步还将在全市推广,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