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风华|常德盛:让蒋巷村旧貌换新颜

2021年05月14日 21:36:2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江苏卫视于4月30日起每周五晚20:20推出人文讲述类节目《致敬百年风华》,集中讲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员在各个时期及各行各业挥洒青春、努力奋斗的闪光故事。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推出“致敬百年风华”特别策划,回望那些革命先驱以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党员们的动人故事,走进他们大江大河般的壮丽人生,致敬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

  1992年3月,简陋的招待所房间内,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手里拿着彩钢材料,边踟蹰边思索着什么:

  前些日子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巡讲话,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会挨打,必须加快发展速度!这次回村就开会讨论,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把生产线大升级提上日程!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常德盛。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我答应过大家带领蒋巷村发展、致富,这就是我对村民们的承诺。


常德盛在丰收的田野中

  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振兴贫困村

  虽已近耄耋之年,但当常熟市蒋巷村老书记常德盛回忆起青年时带领村民走南闯北、带领蒋巷村走向致富之路时,依然热血激昂。

  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蒋巷村的邻村马沙村驻留过。解放军热情地摘桑树果给年幼的常德盛吃,让他觉得亲切。后来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常德盛一家分到了14亩地:“我入党一直有感恩之心,翻身不忘本。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常德盛回忆第一次见到人民解放军

  1966年5月,23岁的常德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成了蒋巷大队大队长。当时的蒋巷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的住房都是泥土墙、茅草屋。“除了贷款,蒋巷村一无所有。”常德盛说。

  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开展全村会议的时候,连一条凳子都没有,生产队的干部、骨干都站着开会。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立志要改变蒋巷村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的面貌,带领村民走上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推土改道造良田

  但是建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个世纪60年代的蒋巷村,地势低洼,荒芜贫瘠,水灾虫灾一年到头轮番折磨。但事在人为,关键在决心。“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低的地方我们就填高,高的地方就铲低。原来河道不规则,我们就裁弯取直。”


常德盛与村民们一起推土造田  

  要换地,就得推坟填土,但动坟在农村来说是大忌。很多人放话说“谁敢动我家祖坟,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常德盛只能一家一户做工作,挨骂受辱是“家常便饭”。有一年冬天,常德盛带领一群年轻人铲坟堆时,年过七旬的张家阿婆边骂边把他推倒在冰冷的水塘里。常德盛浑身湿透从水塘爬上来,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阿婆好言相劝:“我们蒋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把地整好。全村这边一块坟地,那边一个泥塘,这地怎么能整好?整不好地,庄稼种不好,哪来大伙的好日子?再说,各家的坟堆搬掉后,我们把它们集中起来建公墓,这样不是很好吗?”张家阿婆终于醒悟:“你的话说得有道理,我听你的。”

  常德盛带领其他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全村四百多个劳动力,挑土填河,硬是花十多年时间用50多万土石方把1700亩低洼地填高了一米多,变为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 

  美丽新农村人间新天堂  “老典型”不断有新追求

  经过换地治水,常德盛带领蒋巷村人靠“农业起家”吃上了饱饭,改革开放后,常德盛又紧跟发展的脚步,瞄准市场的空白,迅速建设彩钢复合板的新型轻质建材生产流水线。为了拓展市场,常德盛在家当书记,出门就是推销员,有一年光皮鞋就磨烂了四五双。


常德盛打电话推销彩钢建材

▲▲戳视频,看宗峰岩演绎一心为民村支书▲▲

  在《致敬百年风华》节目中,常德盛讲到自己一次车祸经历。有一次,常德盛早起赶面包车时发生车祸,当时他左眼被撞瘪受伤、牙齿错位、膝盖骨折,当场昏倒,左眼缝了28针,视力降到只有0.2。 

  意外车祸并没有停下常德盛的脚步,也没有停下蒋巷村发展的脚步,蒋巷人在常德盛的带领下抓住大好机遇发展工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财力,进一步拓展了村民的就业空间。


乡镇企业日益壮大

  在村民钱袋子、米袋子双双鼓了起来之后,为了实现乡村经济长久持续健康地发展,他带领蒋巷人又在全省率先发展乡村旅游。蒋巷村投资建设了学校、图书馆、示范园、老年公寓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成为村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常德盛充满信心地说:“我想蒋巷的明天,一定是‘强富美高’,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一个文明的新蒋巷。在中国大地上,一如既往不断前行。”


整齐划一的蒋巷村住宅区

  40多年来,常德盛带领村民不懈奋斗,让蒋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曾被称为“野人村、光棍村、贫穷村”的地方,如今变成了社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村民年均收入达到5.25万元的先进村、富裕村,更是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常德盛虽然退休了,但他已然将自己的理想和村民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常德盛谈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精神

  常德盛说:“所有的身份,没有哪个能比‘共产党员’更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是共产党员,更是农民的儿子,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一句诺言,一生践行,顺风的时候拼命干,碰到逆风的时候就要拼死干!”


▲▲戳视频,看常德盛回忆40几年矢志不渝的奋斗征程▲▲

  编导/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节目组

  记者/荔枝新闻 王献迪、常瓅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