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最强音 胡毓芳:一丝一茧 创新耕耘

2021年05月01日 19:12:22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守护者,今天起,我们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特别策划《时代最强音》。有着绸都美誉的苏州盛泽,自古就因出产优质蚕丝而闻名。在这里,有一位创业者,专心在蚕丝被这个领域深耕打磨,织出乡村振兴新“丝路”,打造了“苏州蚕丝被行业第一股”。

  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也是自然界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纤细蚕丝,韧性却极大。

  做一条蚕丝冬被,要用到20720颗春茧,经过36道工序、32层铺叠、90针定位、19道质检,耗时足足69天。

  全国劳动模范、苏州太湖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芳说:“需要纯手工来操作,它需要层层铺叠,井网结构纵横交错,那么这样,一条被子制作出来它才能不会移位,不会板结。”

  胡毓芳生于盛泽,父母都从事桑蚕行业。2002年,靠着一张拉绵桌、两台旧缝纫机、四名女工,她开启了自己的逐梦之旅。创业之初,有个客户让她马上送40条蚕丝被过去。当她费了好大力气把被子送到时,客户却以太迟为由拒收。这次受挫,让胡毓芳开始立志改变现状。

  胡毓芳说:“当时我觉得确实很受伤,当时我就下了一种决心,我一定要让我的蚕丝被特别有名,让人家来点名要我的蚕丝被。” 

  传统工艺生产的蚕丝被时间一长就会板结发硬,内胆也会移位变形。不解决这些“先天不足”,市场很难拓展。为此,胡毓芳四处取经,和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合作,不断攻坚创新,终于研发出新技术,克服了蚕丝被板结、不能水洗等难题。

  经过10多年探索,太湖雪围绕一根蚕丝开发专利45项、版权96项、商标权72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产品线涵盖蚕丝眼罩、蚕丝口罩、丝绸面料手机壳、防踢智能幼童蚕丝被等。

    胡毓芳说:“我一直认为传统的行业,传统的产品,因为创新所以改变了它的命运,所以创新在我们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其实是无时不在的。”

  站在新起点上,胡毓芳又有了新的梦想。2016年,以蚕桑为主题,集产品高端定制、科普展示、蚕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崛地而起,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构建企村利益联结体,实现蚕茧即产即销,带动震泽蚕丝产业整体演变成一个兴农产业和富民产业。近两年,胡毓芳还招录了11名知名高校毕业生,培育他们成为了新时代蚕娘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农人。

  苏州太湖雪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朱云说:“这边工作虽然身在小镇,我们已经有一个大大的窗口,可以向全世界去传递中国的蚕桑文化。”

    胡毓芳说:“蚕桑是丝绸的根种桑养蚕是我们祖先传给我们的一个非遗的一个技艺,我们恢复千亩桑园,我们就是要把这个传统的技艺保留下来、传承下来。”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蒋丽 郭奉铭 杨国 杨伟东 杨文斌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