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 | 不让记忆,无家可归

2021年04月16日 14:46:3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末午后两点,你漫步在干净的上海街头,拐进一家星巴克要了一杯脱脂奶的拿铁和一份舒芙蕾蛋糕,取出包里陈丹燕老师的散文集《永不拓宽的街道》翻阅。

  不觉天光渐暗,当城市披上瑰丽的晚霞,你也许已经读完了,但你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这不是一本读过就能完全体会的书,需要再度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重新品味这座城市。

  谈到城市文化,“怀旧”似乎成了作家笔下永恒的主题。在“随手拍”的智能手机还没有今天这么普及的时代,那些建筑和街道停留在长辈们模糊的记忆里,好像一副印象派的油画,悬挂在回忆的厅堂。

  爸爸曾经带我在南京的山西路军人俱乐部里散步,比划着说这一块以前是大家一块玩耍的泳池,那一块曾经每夜放映露天电影,眼前这片土地则是我们原来的家。我抬头看着阳光大舞台和五星电器大卖场发愣,几十年间,已经无法重走老爸那段潇洒惬意的童年了。

  真想有一条——《永不拓宽的街道》。陈丹燕老师的书像一首诗,温柔而坚韧,安抚着每一段因美好回忆而停伫的情绪。作为上海的记录者、故事的讲述人,陈丹燕跨越了160余年的时光,参考查阅了许多史料,用虚实相间的文字追溯了发生在上海的点点滴滴。

  从租界时代的上海道台、留美归来的传教士为华人争取进入外滩公园的权利,到动荡岁月上官云珠和女儿姚姚的悲伤往事,再到2010年胶州路大火七日后市民们自发举行的公祭。美好或灰暗,荣耀或伤痕,我们唯有记住这些,才能在今天的街道上笔直地行走,知道我们应该为什么而奋斗,知道哪些是触碰不得的禁区。

  在这样高速运转、人口爆炸的城市划出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看似不合理,却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留存了档案。在中华文明古老悠长的轨迹上,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提出“永不拓宽的街道”这项规划的,却是这座百年来飞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也许这是上海今天应有的眼光和视野。

  为此,应该感谢所有人的努力付出以及宽容忍让:谢谢那些为了不值钱又没有用的“情怀”而努力保存这些街道原始样貌的公务人员;谢谢那些分秒必争却忍受着浦西拥堵的交通状况的上班族和驾驶员;谢谢陈丹燕老师用文字构筑了时空的桥梁,让今天的我们能与前人的情绪交融,持续爱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自传记忆比其他任何记忆都更能决定、指称和确保人类的自我,它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其结构——它们将内容组织起来——本身就是社会生成的产物。”

  这些街道,这些文字,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每个生命存在过的证明。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