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圣归来》到《哪吒》、《姜子牙》,一部部精品国漫登上荧屏,大获市场肯定。而在《姜子牙》之后,另一部制作成本高达两亿的《深海》将接棒《姜子牙》,冲击下一个国漫新高度。在这部电影的制作中,有姑苏区一家企业的身影。
千年姑苏,从不缺少文化的滋养。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聚集,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
当前,姑苏区以全力打造“文化强区”为目标,推动文化底色成为文化亮色,大力引育重点文化企业,加速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持续营造文化产业发展良好氛围,确保到今年年底全区文化产业贡献翻番。
大力引育重点企业项目
近日,由姑苏区企业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完成设计布展的苏州市水文化馆开馆试运营,集中呈现因“水”而串联的苏州千年城记。
据悉地(苏州)副总裁包渊秋介绍,这是苏州首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展示馆,结合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提升工程的建设,在保持主体结构、功能不变的情况下,由位于平四路与人民路交界处的平门泵房改造而成。
作为姑苏区老牌设计企业,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原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3年, 是 “CCDI悉地国际”旗下拥有市政、公路、水利、规划、建筑、地下空间开发、轨道交通、城市景观等专业的大型综合类甲级设计企业。
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悉地(苏州)深耕姑苏,参与了本地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古城保护工作,其中包括临顿路、道前街、人民南路、干将路、平门桥、狮山桥等城市重要骨架道路和标志性桥梁的设计,以及苏州市街道设计导则研究、环古城健身步道设计、人民路街道更新、观前街区提升等工程项目。凭借专业的设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省级、市级各类优秀设计奖400余项。
↑悉地(苏州)参与项目↑
“近五年来,我们的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年营业收入超6亿元。”包渊秋表示,在“十四五”新机遇面前,悉地(苏州)将积极谋求数智化、精细化、全过程、全要素的转型,立足姑苏、布局全国,力争成为国内市政设计行业的知名企业。
目前,姑苏区已集聚了悉地(苏州)等一批成熟型、规模型重点文化企业,并持续引育优质项目,中信出版长三角总部、中建设计院以及二局投资公司等已签约,喜玛拉雅苏州城市公司、奥森时尚集团、中国黄金城市会客厅、蔦屋全国供应链公司——郁栞文化公司、阅文集团潇湘书院等已落地。
加速打造优质载体平台
天气日渐转暖,位于姑苏区人民路上的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又热闹了起来。该文创园由原苏州金塔电子厂改造而成,在遵循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化身为集创意、体验、服务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影视文艺创业社区”,已入驻十月猛犸动画制作、蓝朋友影视众创社区、阿兰朵动漫文化等180多家文化企业。
“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姑苏区文化氛围浓厚,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很打动我们。”
于2019年底落户姑苏区的苏州十月猛犸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产业园优良的配套服务,企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在短短一年多内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据了解,作为区内动漫龙头企业,十月猛犸曾参与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风语咒》等多部著名的国漫作品。落户姑苏以来,企业参与的《深海》《猪猪侠》等新项目进展顺利,下一步还将推出与姑苏区相关的原创作品。
利用老旧厂房实现创意更新,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是姑苏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由原苏州第二制药厂改造成的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原苏州五金产品的集销地和加工场改造成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 苏州檀香扇厂有限公司改造成的如意檀香扇文化创意产业园,原苏州缝纫机厂厂房改造成的花里巷产业园......近年来,越来越多老旧厂房在改造中完成蝶变,为打造文化新经济提供了鲜活的“姑苏样本”。
下一步,姑苏区将着力提高园区建设水平,打造文创产业园区发展升级版,破除单纯的空间运营概念,积极依靠职业经理人、依托信息智能化来提高产业园运维能力、服务能级。
加快构建全新发展格局
在聚力项目招引、强化载体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全新发展格局,亦是姑苏区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一环。
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着眼古城经济长远发展的产业布局,今年,姑苏区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标上海黄浦区等国内文化强区,推出《“数字赋能 文化强区”姑苏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全力建设文化产业“硬核”。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姑苏区将引进国内重点数字文化企业10家,文旅类上市储备库企业2家,文化规上企业达到不少于120家,落地“互联网+”数字文化重点合作项目10个。打造古城保护更新、文化旅游等各类项目和产品不少于80个,数字文创产业园(片区)等各类载体不少于20个。让文化产业成为姑苏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基本建成集聚性强、辐射力广、专业品质高的文化产业核心城区。
此外,聚焦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姑苏区还将加快推进平江片区、32号街坊等工程项目进度,积极利用古建老宅、闲置资源、老旧厂房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每年推出10个左右古建老宅用于对口招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