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区自2019年设立以来,不断突破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江苏自贸区,是新时代赋予江苏的光荣使命,更是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政治责任。
3月1日,历经近一年半的时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该《条例》既深入总结江苏自贸试验区发展实践经验,又充分吸收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前沿改革创新举措。同时,也为江苏自贸区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慧赋能 为三大片区保驾护航
江苏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涵盖了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三个片区。
自贸片区究竟为当地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借助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体制机制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出了智慧化民政服务。
例如,率先实现低保申请“一趟不用跑”、精准帮扶困难群众婚姻登记先预审再预约等,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监管水平。
“以前,我们去街道申请低保要跑好多部门、准备几十项证明材料,可把我们给愁坏了!现在好了,有在线实时预审、无材料申请、上门收件等方式,让我们这些困难群体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低保了。”一位退休老人感叹道。
“当时我出差,人不在连云区,没想到营业执照直接可以寄到家里。”连云港客商孙先生对线上开办业务赞不绝口。
然而,这一切得益于《自贸区企业登记“全域通办”实施办法》,据连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人可以在连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7个窗口中的任一个提交材料,实现企业登记“多网点、零距离”服务。
同样,享受到市场监管“加速度”的还有餐饮服务类企业。在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一位来自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的申请人,在办证窗口,现场申请并领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一花独放不是春,如此高效快速的服务,离不开政策的出台,更离不开与相关城市的联动发展,复制、推广创新经验和制度,是这片“试验田”的重要使命。
而在联动区域发展方面,连云港已经充分发挥自贸片区优势,共同推进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构建徐淮连物流枢纽“黄金三角”,实现江苏省内的自贸区内外联动。
激发活力 制度创新成果亮点频现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与国内其他自贸区相比,江苏自贸区的最大特色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江苏自贸试验区在引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方面肩负重任。
企业关注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长期以来,通关难题时常困扰着企业。
对此,南京片区围绕生物医药企业特殊物品跨境通关便利需求,积极探索建设国内首个在地方海关指导下的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前置审批、冷链运输、通关查验等一站式服务,特殊物品生物制品进出口审批环节由原来的最长2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
“以前药品零售企业开门店,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办7张许可证或备案文件,现在我们只领取了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即可开门营业,开业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海王星辰南京分部总经理陈婷婷说。
精准施策不仅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痛点,还给企业减轻了负担。去年,苏州自贸片区多部门联合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进行检查,和“撒网式”检查不同的是,此次检查所用的“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围绕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省市的条例相比,江苏自贸区条例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容错机制。创新改革都是有失败的风险,没有容错机制,也就没有人敢于创新。因此,建立容错机制不仅可以保护江苏自贸区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创新,还能够激发各方主体的市场活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三大片区将继续探索,从点到线到面,通过政策联动、功能互补等机制,推动各片区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新华网,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