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翻看斯洛文尼亚当代思想家齐泽克的书《享受你的症状——好莱坞内外的拉康》。第一页导言的题目为“从欲望回到驱力……并返回”。看上去不容易理解,以为哲学家与我们普通人不在一个世界,读完才发现,原来是通过美国家喻户晓的两则儿童故事,阐述了一个关于“爱”的命题。
第一则“失落的一角”讲述的是一个圆缺了一角,它很有音乐天赋,天天唱着动听的歌,寻找它失落的一角,渴望成为一个完整的圆。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和无数次错误后,它终于找到了一角,完美地填上了它的空缺。可是,它却再也无法歌唱了。这种获得后的失落与束缚,让它最后放下了与之天衣无缝的一角,再次唱起歌,踏上了寻找的旅途。
著名公知周国平老师从这则童话中看出了:“有缺憾胜于完美。”他认为完美是更可怕的缺憾,而缺憾倒往往是可爱的,鼓励孩子们正视自己的缺陷,熬得一锅好鸡汤。但如果把这个故事投影到爱情中,却只能得到一个令人沮丧的启示:即便你在茫茫人海中有缘找到了最契合你的那一角,在条件匹配、心愿达成的那一刻,一切却变得索然无味了。齐泽克的解释为:“这就是最纯粹的欲望之悖论:为了将自身维持为欲望,为了(在歌声中)明确地表达自身,一个角不得不缺失。”
我们作为缺了一角的圆和失落的一角,如何才能找到自身的幸福?什么才是适合在一起生活,走入婚姻契约的爱人?在恋爱中,我们常常因自己性格或自身缺陷,而急于需找缺失的另一半形成互补;或是终日寻找新鲜的刺激,视身边拥有的为枷锁,渴望重新遇见灵魂碰撞的激荡爱情。但这些“欲望”并无法使我们变得更好,因为我们内心的空洞无法填补,时间久了,最后依旧免不了疏离。
在爱情中寻找完美,是令人绝望的,好在还有第二则故事“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失落的一角对大圆满说:“也许我是你缺失的那部分。”而对方回答:“我什么也不缺啊,我身上没有适合你的地方。”失落的一角觉得遗憾,因为它想跟大圆满一起向前滚动。大圆满说,“不需要依附我,你或许可以自己滚动。”可是,失落的一角有棱角,它无法滚动啊!“棱角可以磨掉,形状也会改变。”大圆满说完就走了。失落的一角望着远去的大圆满,它奋力翻了过来,开始尝试滚动,尖锐的角渐渐磨掉,很快,它终于可以了自己滚动了,它追上了大圆满,一直陪伴左右。
这大概就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试着成为更完整的自己,将向外寻求填补的“欲望”,转化为向内提升自我的“驱力”,不再期望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而是能够与自己和平相处的同时,找到一个同样独立的灵魂。磨平棱角,改变形状,为的不是去适应妥协,去拼凑一个圆,而是自成圆满,找到一个无需依附的伙伴,携手战斗,一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