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中国人而言,此心安处即为家,就地过年亦是年。
春节是中国人割舍不了的情结。中国人与家、与故乡最深层的情感联结方式,就是过年。中国年的意义,就在于团圆。越是春节临近,越是思念家中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越是怀念家乡的美食、久违的乡音……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幸福。
2020年春节,中国人民与新冠肺炎病毒正面搏击,赢得了决定性成果,坚决守住了大家的团圆。2021年春节前,疫情呈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再一次阻滞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就地过年的倡导成为必要,“家”有了新的定义,“年”有了新的味道。
政策打动人,细节暖人心。就地过年,不仅仅是倡导,而且有丰富的政策作支撑。实打实的红包、每人20G的流量包、医疗机构免挂号费、景区免门票费、停车场免费停车、积分管理加分……政府出钱出政策,企业留人给红包,各地纷纷用真心真情留人,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感谢就地过年人员的付出和贡献,让广大就地过年的游子感受到第二故乡的热情和温暖。这何尝不是家的味道、年的幸福。
政府有倡导,民众有行动。过一个不回家的年,成为了很多人的共同选择。这份选择虽然艰难,却坚定。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分别为308万、283万和296万人次,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七成以上。与过去相比,今年的春运显得十分冷清,而这份冷清的背后正是中国人对来之不易防疫成果的珍视,是对延迟共享大团圆的坚定,是响应就地过年倡议的付出。每个就地过年的中国人,都是英雄。
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为夺取抗疫胜利凝聚起了磅礴力量。感恩这份选择,珍惜这份力量,我们应该用行动让家的距离更近、年的味道更浓。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要做好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安排,为一线解决困难充实力量,努力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要提前做好防疫的准备工作,为平安健康过春节保驾护航,打造平安的新年味;要进一步激发“宅经济”的活力,完善“春节不打烊”配套服务,保障就地过年人员的春节需求……打好节前与节中相结合的“组合拳”,统筹推进防疫和过节的贯通工作,让春运的“冷清”转化为春节的“火热”,让就地过年成为新风尚、新幸福。
共品“家”的味道,共享“年”的幸福。以心换心,用心留人,就地过年才能心安身安,人们才能在云端上感受“天涯若比邻”的团圆,在视频中共享“遥敬一杯酒”的乐趣,在就地过年中守护“健康就是福”的幸福。团结一心、安心放心、开开心心过新年、过好年,携手共迎“春暖花开”,同心共享大家团圆。(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