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退役”变村官,助力乡村蝶变:“要为家乡出点力!”丨我苏人物

2021年02月03日 10:41:3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到郭寨,深呼吸”,泰州泰兴市郭寨村因为这句口号而被人们熟悉和向往。“雾在林间绕、村在树中显、绿在水边生、人在花中行”,人在郭寨,仿佛进入生态公园;这里是创业者的乐园,当地用一项项有实效的举措留住了投资者的热情;这里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笑容常年挂在郭寨人的脸上。郭寨,以她的惊艳芳华,奏响着美丽乡村的动人乐章,而这首乐章的“作曲人”正是郭寨村党委书记张国良。

  “企业式”村组管理立竿见影 村民心服口服

  过去我们村民总喜欢到城里面去住,现在我们总回郭寨来住。”谈起如今的家乡,郭寨村村民无比自豪。而在15年前,这里村容村貌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工作质效较低,民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村各项数据在全镇排名末尾。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2005年,担任宣堡镇企业服务管理站书记、泰威开关厂厂长的张国良,临危受命,来到郭寨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我是郭寨村人,真的不忍心看着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就这样落后下去。组织信任我,我觉得应该为家乡出点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任的张国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一位“退役”企业家,张国良将企业管理经验运用到村组管理中,与村干部谈心,明确工作目标,吸纳年轻干部;修建村中主干道、方便百姓出行;集中解决村民与村委会间矛盾。“村干部们也心服口服,而且对干好工作越来越有信心”,对于张国良的改革,村干部们表示服气,这样一来工作班子心也齐了,群众气儿也顺了,郭寨村逐渐走上发展正轨。

  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制 全省范围推广

  郭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0人,但村干部只有6人,管理力量相对薄弱。2009年起,郭寨村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治安维稳中心户长制,每个中心户长负责各自小组的矛盾纠纷、治安防控等工作,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11年下半年,郭寨村又在实行治安维稳中心户长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并在泰州乃至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在郭寨村,中心户长是村里的法制宣传员、治安防范组织员、维护稳定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重点对象帮教员,他们已经成为联系干部和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当了十几年中心户长,为老百姓办点事感到很充实,这么大年纪发挥点余热。”郭寨村中心户长张永泉说道。

  中心户长不算官,却是扎根在郭寨一线的“螺丝钉”。自从有了他们,郭寨村矛盾少了,治安好了,村风正了,民风淳了,老百姓的日子更美了。

  农田变“花果山” 小村庄成创业热土

  以前,郭寨村没有工业基础,经济落后,田亩产量不高,村民的种粮收入微薄,甚至有些村民因家中青壮年外出打工,回乡忙收种成本高而亏本。张国良提出,郭寨村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祖祖辈辈种田的村民当时十分不理解,质疑声不绝于耳,“你是孙猴子啊,要把我们这儿开成花果山?”面对质疑,张国良坚持改革,真把郭寨当成了“花果山”,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发展特色林业。

  村里的种粮户刘书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上了苗木,第一年短暂亏损,后来经过村里的帮扶和专家的指导,刘书明的苗木生意迅猛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了村里苗木大户,“在周边村流转土地1700多亩,用于特色林业种植,销往安徽、广西等省市,销售额差不多一年700多万,年纯收益200多万元。”现在,郭寨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粮村”,在苗木合作社,不仅年轻人每天能有200多元收入,甚至80岁的老太太也能获得40多元的收入。

  特色林业得到发展后,郭寨村的旅游、养殖业也相应发展起来,这也吸引了不少走出去的青年人回乡追梦。刘书明在苏州读书、工作的女儿刘雯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心动,最终,刘雯决定回乡发展,现在自己做的苗木电商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当初选择是对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来,家乡也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美。”

  农村要发展,关键在支部,主要看支书。总书记“顶天”,村支书“立地”。放下百万身家走下基层,15年里,张国良用一片赤诚为郭寨村的百姓在大公园里安家,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创业者营造了奋斗的乐园,用一颗共产党员滚烫的初心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园。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张国良江苏“最美基层干部”荣誉称号。

  (我苏网编辑/李瑶 刘静;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