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临近,它最初源于上古时期的岁终大祭——腊祭,感谢天地、诸神与祖先带来的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同时还举行驱邪禳灾的仪式与共享果实的盛宴,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
今天课代表就和大家聊聊古人过年时的有趣民俗。
春节:近代才出现的新名称
图片来源:动画片《元日》
虽然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但“春节”这一名称直到近代才出现,古人称之为“岁朝”、“年节”、“元正”、“元日”、“元旦”、“新正”等。
比如,唐代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中说: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南宋陆游《初春》诗句中说:
“元日人日来联翩,转头又见试灯天”……
这个节日的日期在不同的朝代,经历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以及立春等不同变化,自唐朝开始才逐步固定在正月初一。
这个日子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有个专业名称:“斗柄回寅”。
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意义非凡,它是建十二月令、正十二时辰、随二十四节气的标尺。以建十二月令为例,古人将斗柄所运转的天域分成十二份,分别以十二地支命名。当斗柄回到寅所在的宫位,就意味着新春来了。
爆竹:为吓走“山臊”而非“年兽”
图片来源:动画片《元日》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劈山臊恶鬼。”
在火药和纸张还未发明出来的时代,爆竹指的就是火烧竹子,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至于目的,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吓走“年兽”,而是为了赶走一种名叫“山臊”的怪兽。
据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记载,山臊是西方深山中的怪兽,身高仅一尺多,若侵犯到人,人就会生病,但它非常害怕爆竹的声响。
贴画鸡:驱除黑暗迎接光明
年节时除了挂桃符(明朝之后贴春联),还会贴画鸡,这种年俗至少从南北朝就开始了,《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初一要“帖(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就是说要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
在古人眼里,鬼怪藏于黑暗中,雄鸡报晓能驱除黑暗迎接光明,所以认为鸡是能驱鬼的阳兽,可以辟邪。
此外,汉代韩婴《韩诗外传》中说:“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也是具有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的五德之禽,被视为吉祥物。
所以,人们不但在正月初一贴画鸡,还将这一日定为“鸡日”。
饮酒:进酒次第当从小起
古人年节期间饮用的酒主要是椒柏与屠苏。
椒柏酒就是用花椒与柏叶泡的米酒,《荆楚岁时记》里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走;柏是仙药,蠲(juān)除百疾。”
屠苏酒也是一种药酒,“屠者屠绝鬼气,苏者苏醒人魂,所以除瘟也”。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中详细记载了这种酒的酿法,主要材料为大黄、桔梗、川椒、白术、桂心、乌头、吴茱萸与防风,酿好后,把药渣投入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饮酒时还有一定的讲究,“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也就是说,年少者要先喝,因为又长一岁了;而年长者后饮,因为又失去一岁了。
美食:并无年年有“鱼”
图片来源:动画片《元日》
一提起年节中的美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年年有“鱼”,但在与民俗相关的古籍中并未有这方面的记载。
提到最多的是“胶牙饧(xíng)”,就是很多人小时候吃过的麦芽糖,食之黏齿,原本是送灶贡品,“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大概在祭灶结束之后,就作为甜品留到正月初一食用了。
《荆楚岁时记》中特别提到了一种叫“五辛盘”的菜肴,这道菜用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香菜)制成,据说可以活动五脏、祈求健康。
清顾禄《清嘉录》中对“年饭”有详细的描述,即把煮好的米饭放在新的竹箩里,放上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子以及糕元宝,并插上松、柏的枝条,陈列在中堂,春节时蒸着吃,取有余粮的意思。
清末民初夏仁虎《金陵岁时记》中提到了一种名叫“茶泡”的饮品,用盐渍白芹芽,杂以松子仁、胡桃仁、荸荠点茶,听起来满口喷香,比今天的网红奶茶味道更好。
拜年:虽无微信但有飞帖
说到拜年,古人与今人一样,很多人并不亲自登门拜年,他们会派遣仆役送拜贺的名帖到亲友家,收到拜帖的人也采用同样的办法回拜,这种拜年方式称作“飞帖”。
这种拜年方式从宋代开始已有了,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中记载:“元佑年间(北宋宋哲宗年号),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此后便一直延续下去,《金陵岁时记》中说:“其贺柬书(俗称飞帖)曰:‘某某恭贺阖第新喜!’”
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飞帖的遗风了。
游乐:打发闲暇时光有一套
图片来源:动画片《元日》
除夕夜阖家守岁、正月里休息时间又多,古人怎么来打发年节里的闲暇时光呢?
年节期间,本身就有一些有趣习俗。比如,小孩子满街跑着呼喊:“卖汝痴,卖汝呆”,据说这是因为吴地的痴呆比较多,因此小儿女故意模仿,戏称卖掉痴呆;鸡将要叫时,拿着拐杖敲打家里的灰尘,同时说一些吉利话得到好运气,叫“打灰堆”。
古人还发明了一些互动小游戏,比如藏彄、关扑、叶子戏、状元筹、升官图等。其中关扑是一种用赌博的方式来买卖物品,《东京梦华录》中说,“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
此外,寺庙道观里会设摊祭祀,很多人会去祭祀,于是做买卖的人便在附近开市,形成庙会。《清嘉录》里对清朝苏州三清殿旁的庙会有详细的描绘,里面有糖果、小吃、玩具、杂货、杂耍、卖艺、算命等摊点,应有尽有,非常热闹。
图片来源:动画片《元日》
当然,古代年俗的内涵远远超过课代表所写,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赘述,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很多人需要就地过年,届时可以翻阅一下《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清嘉录》等与民俗有关的古籍,从中感受古人在年节中的仪式感与生活美学。
我苏特稿 文/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