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一场展览看遍“我们的节日”主题艺术精品

2021年01月29日 10:39:2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绣出来的《闹春节》、面塑捏出来的“春节饺子”、树根雕出来的“吉祥招财牛”、丝线编织成的如意中国结、绒花插成的“富贵花灯”……迎接新春佳节,1月28日 ,“非遗过大年——‘我们的节日’主题艺术精品展”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开展。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承办。

  面雕、刺绣、绳结……

  非遗技艺“百花绽放”迎牛年

  牛年就要到了,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的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南京民俗博物馆、 “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等单位策划组织了此次展览。南京入选各级名录的非遗有近200个,此次展览中各式各样的非遗技艺以“百花绽放”的姿态,为迎接春节营造浓浓的年味。

  “金陵绣男”高瑞雷绣了一幅《闹春节》,画面上,带着老虎帽的男娃娃欢乐地放起鞭炮,梳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娃娃,挑着一只兔子灯。高瑞雷是南京目前唯一一名绣花男艺人,他继承了母亲做鞋柔、软、针法细腻的特点,又借鉴了北方布艺粗犷、大胆的手法,他的作品色彩鲜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次的《闹春节》他又进行了创新,采用了立体刺绣。何为立体?“就是在我们绣的过程中,对边缘轮廓采用回针、锁针法,这样更加精致,不会散开。”高瑞雷说,他在两个娃娃周围还绣了很多福娃,寓意福气到家。

  过大年,吃饺子,面塑传承人钱翠芳亮出了“吃货”系列,其中为春节创作的是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一个个饺子白白胖胖,看得人食指大动。“梅花是我们南京的市花,所以我还在作品中加入了梅花的元素。”钱翠芳说,加上鞭炮和灯笼,营造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过年的氛围。

  红彤彤的中国结,也是春节必备。长达1米6的《金玉满堂》,是绳结传承人汤虹花了四五天创作的,悬挂在展厅中,格外醒目。这件作品采用了多种复杂的技法,“有团锦结、斜卷结、雀头结……”汤虹一口气报出了一长串名字,整件作品以红线为主,配上金线滚边,大气、喜庆、吉祥。汤虹还别出心裁地编了两条灵动的小鱼儿,“有金有鱼,就是金玉满堂。”

  展览中,根雕牛、绒花花灯、剪纸迎春……和春节、牛年相关的艺术精品看得人目不暇接。

  端午、七夕、中秋……

  所有节日都有非遗精品

  除了春节,在此次展览中还能看到全部“我们的节日”相关的非遗艺术精品,共有140余件。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六个节日列入其中。2008年6月14日,元宵节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南京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城市前100位。2019年5月,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在市民俗博物馆挂牌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挂牌一年多来,市民俗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民俗、非遗资源优势,梳理传统节俗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策划、开展了20余场以“我们的节日”主题的非遗展演、展示及体验活动,并且经常组织馆内非遗传承人设计、制作与传统节俗相关的文创作品,以最贴近百姓的方式,诠释、宣传、展示、传承传统文化。此次展览中,这些非遗艺术精品,按节日划分,都在展厅内进行集中展示。

  铜雕制成的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是为中秋节创作的;民间布艺《松鹤祝寿图》是献给重阳节的;灯工工艺制作的《壶里乾坤》是过七夕用的……一场展览,就能看遍“我们的节日”非遗艺术精品。

  “云展览”“云课堂”将上线

  宅家也能看精品学非遗

  “非遗过大年——‘我们的节日’主题艺术精品展”线下实体展展期为1月28日至2月28日,陪伴南京市民欢乐度过春节。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展览将拍摄制作,推出“云展览”,让不能前去市民俗博物馆的观众也能扫码二维码参观展览。同时,将推出展览配套“云课堂”教学,非遗传承人们将通过小视频教大家制作“春节”主题小手艺,包括剪纸、面塑、中国结等等。届时,足不出户也能看精品、学技艺,主办方表示,欢迎大家跟随视频学习,体验动手的乐趣。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