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影 | 如果意外比明天先到来,如何应对?

2021年01月28日 16:38:2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了岁数的人都会叨逼叨“懂得珍惜”,年轻人一听就耳朵生茧,什么身边的幸福,生活波澜不惊,守住眼前就好。一辈子过得很快,而你无法估算出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

  为了应变各种不可控因素,只能不断思考,不停更新,磨练坚强的意志,武装你的内心。这里提及的,不是社会地位的巩固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因为这些也许会伴随着意外瞬间消失,甚至渐渐麻木了感知,把人从现实生活里抽离,活在一个虚幻的真空里。

  名望和利益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需要交换,而代价往往是一些最珍贵的东西。

  名利会把人包装起来,是幸福的筹码,但仔细想来,争名逐利的过程,是否需要付出智慧、情商、时间、体力以及运气?这是个掏空自己的过程,而得到的往往只是数字的变化、外界的评议,这些无法充实自我,灵魂上的空洞要从别处找寻。

  《永远的托词》里的主角幸夫,就是一个被掏空的人。他是一个作家,但已多年写不出优秀的作品,靠在电视台出任嘉宾赚取人气。幸夫美丽的妻子夏子是位职业发型师,进入倦怠期的两人关系淡漠,幸夫另有一个打得火热的年轻情人。

  幸夫看似占尽了生活的便宜:不费力气却名利双收,完整家庭和婚外恋情二者兼得,直到某一天清晨,妻子在旅行途中遭遇车祸,突然离世。

  面对意外一般有三种反应,一是若无其事,二是设法逃避,三是面对自己。

  其实无论怎么走,最后都是一场和与自己的博弈,在命运前,无路可退,无从选择。

  假装:“分别真的比想象中容易,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一开始,幸夫无法感知妻子的死亡,他不悲伤,流不出眼泪,他甚至发现自己对相处多年的妻子几乎一无所知——不知道与妻子一同旅行的好友的名字,不知道妻子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同事的尊敬。

  在妻子夏子的葬礼上,他只关心自己的悼词是否感人,发型与形象是否上镜,网络上有没有关于自己出轨的负面消息。

  伴随着夏子的突然消失,幸夫周围的事情一件件崩塌。出版社的责编和他翻脸,年轻的情人离他而去,文章还是写不下去,原本被妻子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日常便得乌七八糟:满屋子乱堆的脏衣服、微波炉里炸裂的食物、自己杂草一般的发型。

  当虚像维系不下去的时候,他终于发现原先可有可无的妻子,真的已经不在了。

  逃避:“养孩子这件事对男人来说是免罪符,忘记了自己是多么的混蛋”。

  幸夫开始逃避,他竟然跑到宫前家里帮忙带孩子。宫前是卡车司机,她的太太是夏子的好友,两人不幸一同遇难。

  宫前家的两个孩子太可爱了,熊起来时都有倔强的可爱。哥哥真平沉稳懂事,妹妹小灯聪慧率真。他们总能给你惊喜,每天不再千篇一律。与孩子们交流,见证他们的成长,参与他们的喜怒哀乐、衣食起居,这些点滴琐事给予了幸夫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当他们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幸夫好像看到了夏子的身影,自己似乎找回了活着的触感,可以面对夏子的死亡了。但这些不过短暂的逃避,在整理夏子的遗物时,幸夫偶然发现妻子手机上一条未发出的短信:“我早就不爱你了,一点不爱。”

  本以为在夫妻关系中占了便宜,愧对妻子,其实呢?夏子也许天天用怜悯的目光注视自己,迁就着演出一场滑稽的恩爱戏。然后,命运把夏子带走了,自己才是那个一无所有、一无所知、过去时的人。

  幸夫砸了妻子的手机,在电视台的采访镜头前崩溃,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沉浸在懵懂的虚像里,以至于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清晰。

  面对:“那些心疼我们的人的手,不要轻易放开”。

  真平和小灯再可爱,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最亲密的妻子,在去世前就不爱自己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的人,活着也像孤魂野鬼。幸夫开始闹别扭,像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小孩。在小灯的生日会上说些难听的话,从宫前一家的生活里突然撤离,他意识到自己的混蛋,自己是如何轻松地践踏了妻子和他的感情,亲手毁了身边的一切。

  与幸夫相比,宫前非常坦诚,他不吝于表达对亡妻的追忆,一遍遍在旁人面前放声哭泣。宫前的道理是粗糙、饱满的。

  当电视台问他有什么要对妻子说时,他回答:“希望你回来!”当幸夫指导他应该在孩子们面前少提妻子,用行动走出来时,他回应:“如果连我们亲人都忘记的话,那她不是太寂寞了。”

  在知识分子幸夫面前,宫前太朴实了,甚至丢人。他太不懂得如何在人前扮演一个独立、得体的丈夫,不会说像幸夫那样的漂亮话。除了多跑点运输赚钱外,他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粗线条,不成器,因此被儿子真平看不起。

  因为家庭的变故,真平不得不牺牲,不得不妥协,但面对情绪激动的父亲,一向内敛敏感的他不知如何表达,只能说一些过分的话,来维系自尊,伤害了两人的关系。

  有时候,孩子能够帮助你二次成长。与真平真诚对话的幸夫,不再扯什么“没有用的人,生了也是白生”这样赌气的歪理,他用自己失败的人生经历告诉孩子:不要轻易推开或放弃身边的人。

  励志神话的确很燃,但失败者的言传身教同样有力。比起一个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形象,一个有血有肉,会流泪,会软弱的人,也许更贴近人心。在重新找回自己后,小说家幸夫也终于复活了,和葬礼上精致的自己相比,蓬头垢面的他在列车上放声哭泣,不停书写。

  如果电影能在这里截然而止就最棒了。幸夫之后是不是开启了新生活,小说有没有成功出版,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踩在坚实大地上,真正地活着。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