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王烨 12月1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江苏文艺广播承办的 2020 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行程已过半,当晚,由江苏梆子剧院带来的江苏梆子现代戏《母亲》走进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演出前,记者来到后台,演员们正在互相帮忙上妆、整理服装,练唱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从后台走到前台,600座的学校剧场也早早坐满了学生观众,一些来校戏曲社的同学还身着戏服在剧场外拍照打卡。尽管南京的气温已零下,但剧团演员和孩子们依然热情高涨。
梆子戏《母亲》讲述了一位“小人物”李秀荣的故事,她是一位亲手把孩子送上淮海战役战场的伟大母亲,在经历了生离死别、丧子之痛后,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着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事业,直至战争胜利的那天......这部剧将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与时代巨变的历史潮流融为一体,把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对儿子牵心挂肠的母爱,对革命事业朴素的理解和真诚的支持表现得入情入理,是一部表现淮海战役军民关系的力作。
演出开始前,江苏广播主持人王辰与剧团的主创们一起为同学们做了一次简单的导赏。该剧主演母亲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吴燕还亲自演示,教了同学们一句剧中的唱,她的嗓音极具穿透力,现场的学生观众惊叹于梆子戏的唱腔纷纷鼓起了掌。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老师徐慧敏说:“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检验和历史沉淀的宝贵财富,青少年也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二者之间产生联合是非常好的。现在传统文化能进校园,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戏曲名家在舞台上表演戏剧,真正做到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发生碰撞。”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老师徐慧敏
正是由于江苏省戏曲名作进校园活动提供了一个接触戏曲的机会,不少学生开始对戏曲由“黑”转“路人”、“路人”转“粉”,戏曲用它自有的魅力赢得了关注。当然,在戏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背后,更少不了一帮“死忠粉”的默默守护。
在本年度的戏曲进校园巡演已经进行过的十多场演出中,我们采访过剧团的团长、演员,也采访过多位学生观众。他们当中有的人在戏曲低谷期有过犹豫但还是咬咬牙撑了过来,有的人凭借满腔热忱始终如一坚持戏曲事业多年,有的人热爱戏曲不被理解依然默默练习,有的人是戏曲圈萌新对关于“戏”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戏曲,并在自己过去和未来为戏曲留下了一席之地。
江苏梆子剧院演员吴燕
《母亲》的主演吴燕算是一位“老戏骨”了,15岁开始学戏,到2020年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十年。据她回忆,小时候江苏梆子在她的家乡徐州家喻户晓,人人都能哼唱上几句,恰逢当时徐州戏校招生,吴燕喜欢唱歌并且唱得也不错,就被音乐老师带去考试,没想到就这么考上了,“阴差阳错”走上了学戏的道路,从此爱好变成了一生的事业。在这三十年里,有过笑有过泪,有过坚守也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她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电视替代了戏曲这种娱乐方式,愿意到剧场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一段时间戏曲几乎被遗忘。”吴燕甚至萌生过转行的想法,被她的师父燕凌(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拦住了,“师父跟我说,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必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戏曲才不会衰败。”在师父燕凌的影响下,吴燕在戏曲路上走到了今天,去过无数剧场,塑造过无数角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江苏梆子剧院演员张乾
在江苏梆子戏院里多是像吴燕这样坚持并热爱戏曲的演员,其中也不乏一些20岁出头的年轻演员,张乾就是其中一位。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她一直都笑眯眯的,语速略快,语气活泼。张乾的父母都是梆子戏演员,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对戏曲是“真爱”,谈及从事戏曲行业的初心,她说:“戏曲对于我而言是快乐的,我唱戏就是想把这份简单的快乐和热爱传递出去。”为了这朴素的愿望,她也付出了不少努力,这一次在梆子戏《母亲》中,她扮演了秀秀这一角色。“秀秀是个十七八岁的女生,角色属于小花旦,而我本身是应的工是青衣闺门旦,所以跨行当表演要克服嗓音上的跨度,要从闺门旦的含蓄内敛转变成更活泼轻快的感觉,有一定难度。”在一遍遍的练习和表演中,张乾最终变成了“秀秀”,团里其他演员现在见到她经常会叫她“秀秀”而不是本名,她说:“我很喜欢大家这么叫我,因为大家入戏了,认可了我的表演。”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盛世合鸣”戏曲社学生孟庆强、陶一鸣、崔爱民 (从左往右)
不仅是演员们在为戏曲的传承发展努力,很多年轻的朋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戏曲。在当晚演出现场,记者看到了几位身着戏服的学生,他们都是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盛世合鸣”戏曲社的社员。很难想象,这帮来自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技术等与戏曲无关专业的孩子,竟然能够每天7点准时在学校天鹅湖旁的小圆台集合练嗓,除了下雨天,从不缺席。他们在接触不到专业老师的情况下,仅靠跟着名家视频练习学会了一个又一个唱段。这个社团历年成员加起来只有50多个人,今年招新情况不错,从往年的10个人增加到了18个人,社员为此开心了很久。他们唯一的老师是一位13届的学长,毕业后进入院团当起了京剧演员,他每周五都会回校给社团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戏。
戏曲社活动照
聊起戏曲,这些学生的眼睛里是有光的,崔爱民是一个说话慢声细气的男生,声音温柔,喜欢旦角,最想表演的角色是京剧《锁麟囊》里的梅香,因为他喜欢梅香的人设:说话很“欠”,俏皮可爱。“现在很多人喜欢rap,但我觉得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不亚于它,比如京剧里的西皮流水也会押韵,在你打开嗓子去唱的时候,非常动听,很有韵味。”崔爱民说:“如果未来与戏曲无缘,按部就班工作了,那我会一生追求戏曲的爱好;如果真的有幸进入剧团工作,我会好好练功,等到以后成了小‘角’之后,上台表演,把戏曲发扬光大。”另一位戏曲社成员陶一鸣也喜欢戏曲十多年了,他现在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戏腔创作歌曲,让更多人听到。
在崔爱民、陶一鸣这些戏曲“死忠粉”的影响下,更多人越发感受到了戏曲之美,而包括燕凌、吴燕、张乾在内的戏曲演员的付出也没有被辜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大力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多人走进剧场观看演出。在今天,各个曲种都活跃在剧院里、学校里,有些地方戏还走上田间地头,重新收获了观众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