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到36%,较上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
县域是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主阵地,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顺应信息化进入大数据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抢占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强化数据支撑,数字技术渗透加快融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数据”列入生产要素,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农业,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信息化短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撑。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日益强大的新动能。传统农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进一步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的融合加快由消费向生产、加工延伸,智慧农业建设开启新的局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明显缩小。2019年全国县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8.9%,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3.5%、68.2% 、65.9%,总体差距较小。“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用好数据利器,农业生产转型加快推进。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深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数字信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依托数字农业技术,打通生产决策、田间管理、加工分选、精准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帮助小农户走向大市场;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帮助农户科学生产决策,把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单元升级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数字农业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分选、营销全链数字化,孵育优质品牌,实现精准对接。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比上年提升了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齐平,信息化正在助力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弯道超车”。
放大数据价值,数字经济潜力加快释放。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云上春耕备耕、干部直播带货、远程问诊教学……在疫情之中,一系列互联网数字化新技术加快走进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或悄然发生改变,或加速走向未来,并由此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新潜能。可以说,农业农村数字资源最为丰富,农民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农村发展数字经济的潜力最为巨大。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快推进,以此推动农业产量、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北斗、5G、物联网将加速在农村布局,农业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制造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牵住数字转型升级这一“牛鼻子”,将为我国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激发出强大的新动能。(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