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李丹苹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考核既是干部管理的“规定动作”,也是检验干部成色的“度量衡”。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组织部门要以强烈的组织担当,打好高质量干部考核“组合拳”,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擦亮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金色名片”。
聚焦关键,把牢政治素质“方向盘”。政治素质存于内、藏于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但绝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强化政治素质考察、政治把关是干部考核的第一位任务,必须贯穿于全过程、各方面。突出政治属性是根本点,要着重考核“四个意识”牢不牢固、“四个自信”坚不坚定、“两个维护”坚不坚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不严格,不看表态看姿态,不看说法看章法,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尺。改进理念思路是着眼点,要克服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杜绝“先问业务后问党务”的倾向,探索设置观察点、“互联网+”考核等手段,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健全指标体系是发力点,要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结合岗位职责和重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指标,建立正面、负面清单,把抽象概念具象为能对照、可衡量、易评价的标准,让政治素质考察更具体、更鲜明。
考准考实,画好干部考评“全身像”。考核干部不是“盲人摸象”,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动静结合、平战结合、远近结合,强化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才能保证全面辩证客观。要以“广角镜”扩展视角,架起纵深的“长镜头”,既看一时一事又看一贯表现,既在履职尽责的日常点滴处识人,又在大战大考的急难险重时察人,辩证分析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避免主观臆断或人云亦云。要以“聚光镜”消除死角,既盯紧“颜值”与“门面”,也注重“内在”与“后院”,扫描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掌握八小时之外的“活思想”“活情况”,综合道德、品行、操守、修养等因素考评干部。要以“反光镜”延伸触角,深入工作第一线,认真听取村社干部、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等知情人的看法,采取干部自评、上级点评、同事互评、群众和服务对象测评等方式吸纳各方意见,以公众口碑反映干部实绩。
考用结合,激发担当作为“动力源”。“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干得好”理应“考得好”,“考得好”更要“用得好”。要构建“考用奖管”全链条,将考核结果与奖优罚劣紧密结合,运用到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关爱工作当中,让表现好的“得甜头”“见奔头”“有劲头”、表现差的“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要培厚容错纠错“新土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宽容失误、包容失败,有错必纠、有过必改,为敢闯敢试、有魄力、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以组织担当促进干部作为。要奏响实干担当“最强音”,大力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表彰,挖掘、选树、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激活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李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