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飞: 一声“姆妈”,演绎二十载“母子”亲情

2020年10月11日 14:52:37 | 来源:启东市融媒体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亚光村55岁的陈建飞,照例天天守候在85岁的“母亲”孙汉兰身边。

  陌生人并不知道,这对看似亲切的“母子”原本无亲无故,只因一次偶然的交往,才让陈建飞2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这位孤寡老人,进而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超越血缘关系的“母子”亲情。今年1月,陈建飞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从天而降好“儿子”

  每天清早,一声“姆妈,吃饭了。”拉开了陈建飞与孙汉兰“母子”平常而又朴素的生活序幕。

  2000年初,35岁的陈建飞从海军某部转业至启东直升机场。不久,单位组织学雷锋,他和两同事与亚光村65岁的终身未育又贫困患病的孙汉兰及其丈夫杨岐昌结成了帮扶对子。一来二住,做事实在的陈建飞与老俩口结成了“忘年交”。

  一年多后,杨岐昌重病去世,离世前,老人多次拉着陈建飞的手:“我走了,‘老太婆’可要惨了。”听闻此言,心里善良的陈建飞心如刀绞,不禁暗暗发誓:“定要尽全力让大娘过上幸福晚年。”

  正所谓好事多磨。没过多久,单位要撤并,仅需一人留守。“老人需要我,怎能无情离开?”陈建飞思虑再三,请求“留守机场”。哪知,留守者日后只享受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艰难抉择中,陈建飞毅然选择“留下”,次日,他便再次踏进老人家门,且当着众多乡亲的面庄重承诺:“从今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天天来伺候您,直到送终!”就此,孙汉兰捡了个“儿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

  久病床前有“孝子”

  当兵14年,铸就陈建飞说到做到的秉性。直升机场关闭了,他当起了“母亲”的专职厨师,还一日三餐与之同桌就餐,一年到头,除非家中有要紧事,他天天、餐餐如此。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陈建飞却在屡屡病倒的“母亲”病床前历尽孝心。2006年,老人心脏病发作生命垂危,陈建飞第一时间将其送进市人民医院,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期间,除了守夜陪护、更要端屎倒尿、送饭喂食。

  2015年,老人再次犯病,为避免心脏意外,医生有意放慢输液速度,陈建飞就此连续一周天天“看盐水”到后半夜;前年,老人因白内障视力每况愈下,陈建飞急忙领着“母亲”入院手术,让她先后恢复了双眼视力。出院后,老人每每遇到的熟人,总会夸赞:“亏得建飞,我两只眼睛又‘旺亮’了”。

  这些年里,陈建飞的那辆电动自行车,成为了他领着老人求医问药的专车。一天又一天,他除了为老人常备速效救心丸、布洛芬、二羟丙茶碱等应急药物,还天长日久为她按摩、捶背、泡脚。不知不觉中,老人竟然病痛渐少,多年未再犯病。

  朴素情怀胜“金子”

  “越活越开心!”孙汉兰这句时常挂在嘴边的唠叨,是对陈建飞20年如一日大爱奉献的最朴素评价。

  工作日,陈建飞一下班,就来到老人家中洗菜做饭、包揽家务。晚饭后,他洗好饭碗,“娘俩”聊天,等安顿好老人入睡,才返回机场值守岗位;节假日,无特殊情况,他照样守在老人身边。日复一日,“母子”俩相依为命,早已变成一家亲。

  陈建飞倾力关爱老人,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多有难处。其中最大困难,就是“娘俩”一日三餐如何开销?老人药费差价用啥弥补?因为,陈建飞月薪只有区区2000元,而孙汉兰的农保养老金更是每月仅有150元。面对这道似乎绕不过去的“坎”,心灵手巧的陈建飞想出了种种办法。

  老人房前有3分空地,始于2005年,陈建飞一年四季辛劳种植了各式时鲜蔬菜,将菜金开销降至为零;老人喜食鸡蛋,陈建飞年年饲养10多只母鸡,确保“娘俩”吃蛋无忧;2008年起,他又在老人宅旁每年饲养10头以上山羊,年底收入,正好用在了“母亲”身上……

  善待“母亲”,陈建飞胜似亲生儿子!依老人口味烹制饭菜,家常便饭已成“母亲”最爱;依老人起居规模晚睡早起,他第一时间总能出现在老人身边。2017年,政府为孙汉兰家翻建旧房,陈建飞起早贪黑忙碌30天,本就单薄的他,竟消瘦了五六斤。

  (来源:启东市汇龙镇党委 启东市融媒体中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