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彬
(作者沈彬,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则海底捞“花钱即可插队”的新闻,让网友又吵起来了。
疫情缓解之后,市场迎来了可喜的“报复性”消费。但是,海底捞动辄三位数的等桌数,让人实在吃不消。据网友爆料,在网购平台花40元,就可以在线插队,大大缩短等待时间。
对此,海底捞官方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经查证此类产品为虚假排号信息,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但记者实地体验后却发现,网上花钱后,等餐由3小时变成了15分钟。海底捞的服务员眼睁睁地看着暗访记者短时间内取了2个号,也没有明确阻止,只是表示:他们有权利把这个号作废的,“你在淘宝上买的有可能是其他人在网上排的号”,但还是允许记者用了这个号。
那么,这种插队行为公平吗?合理吗?
有网友认为,一个付出时间,一个付出金钱,这也是一种公平。还有人问:“你在银行里排长队,就没有被拿着金卡的VIP客户插过队吗?本来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就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市场派”观点。通过市场机制让“价高者得”,才能发挥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作用。但是,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海底捞,拿到了这40块钱的插队费了吗?并没有。钱流到了黄牛那里,流到了线上中介那里。
大家知道,很多游乐场有VIP手环或者VIP套票,只要多花钱就可以直接越过绝望的队伍,免排队参与项目。虽然这也难免让人“犯酸”,但是,游乐园是盈利性机构,价高者得本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在海底捞插队事件中,并不是海底捞通过VIP服务,让那些愿意出更高价的消费者得到了优先服务。相反,“插队”本身就是一个程序漏洞,既没有带来公平,也没有带来效率。
其实,网络卖家之所以能插队,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要么就是让消费者有偿借用自己的“黑海会员卡”,要么就是在小程序上无限地排队约号,再有偿转让。
很明显,当初海底捞给大客户办“黑海会员卡”,是为了增加客户的粘性,也预估到了这些VIP可能占用的服务资源。但是,现在“黑海会员卡”被有偿借用之后,让那些没有在海底捞有足够消费额的人,也占用了VIP的资源,更加剧了供给的短缺。这对于海底捞来说,也是一件吃亏的事,没有真正“粘”住VIP客户,又把其他客户给得罪了。
而且,通过“黑海会员”插队的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典型“内卷化”的过程。如果所有人都借用黑海会员卡插队,那么等于谁都没有插到队。而插队费没有流向海底捞,也就不会刺激商家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在没有增加服务供给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办法去插队,就是一场无意义的内耗,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却没有买到更高的效率,这形成了“市场失灵”。
对此,海底捞不能装作看不见,而应该了解和解决问题。目前,海底捞的插队现象就是程序漏洞,别说成“价高者得”。一方面应好好整顿一下VIP卡管理,严禁借用、转让;另一方面,找出排队小程序里面的“蛀虫”, 将反复排队的号贩子打入黑名单。这样,才能避免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避免无意义的“内卷化”。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