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完善救助制度,兜底保障民生

2020年08月26日 09:30:1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为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完善了制度保障。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早在2014年5月,国家就出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脱贫与兜底等方面,持续落实困难群众的救助举措,社会救助成效日益凸显。2018年,18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4500多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46.4万人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000余万和1100余万残疾人。2019年,全国共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02.6万人次,对“三区三州”省份资金分配同比增加10090万元,全国共安置22471人次。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必须依据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基础的关键之年。今年也是特殊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济社会循环停摆两个多月,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南方的洪涝灾害叠加挑战,让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又面临新的困难。应对多重风险挑战,作为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治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成色,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复苏发展的同时,聚焦社会救助工作,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推动制度保障“提档升级”,正是不忘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国家在完善制度保障上完成了顶层设计;满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各地必须在落实社会救助制度上下足“绣花功”。要学深悟透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要求,认清社会救助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拧紧思想的“发条”,坚决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要紧扣重点任务,做细做实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点燃困难群众“幸福希望”;要做大做强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发展,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画好社会救助最大“同心圆”;要做精做优社会救助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困难群众获得社会救助更便捷、更有尊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帮助困难群众的行动是全面小康社会质量的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履行兜底民生保障的主体责任,做实做深做细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艾佩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