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如海纳百川般吐故纳新。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推出10期“如见故人·喜不自胜”特别策划。对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等业界泰斗。从中医到武术,从文字到宗教,从建筑到舞蹈,从农耕到手艺……剖析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
提起敦煌,每个人都会浮现不同的印象,人们或可着迷于它对世俗生活事无巨细的记录,或可从经变画中理解它的神秘,从旅行者到学者,每位过客都会得到自己的解读。
本期节目,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 “敦煌女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探寻中华文化的内涵,走进千年的文化沉淀。【完整节目戳这里】
【敦煌女儿:敦煌莫高窟的守望者】
“敦煌女儿”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扎根大漠五十多年。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与莫高窟朝夕相伴的 五十多年中,樊锦诗引入数字化技术纪录敦煌遗产,通过研究试验得出 敦煌日接待游客量,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敦煌初见:时代中的文化瑰宝】
烈日、干燥是王晓辉初见敦煌时的印象,而这反而成为了衬托敦煌的最佳幕布,这里的壁画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王晓辉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一同走进石窟见证莫高窟和敦煌壁画的魅力,将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娓娓道来。
敦煌壁画中最被大众熟知的是“飞天”主题,飞天最原始的形象比较粗壮,这个特点可在早期的敦煌壁画中体现。后来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人们觉得神仙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是因为很瘦、很轻盈,并且神仙在天空飞的时候会有风,所以这个画家就捕捉了这些特点,把人物画纤细,把飘带画长,加上旋转、翻转,飞天就有了自然的腾空的感觉,也逐渐形成了大众所熟知的形象。
飞天作为莫高窟的重要标签,承载并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变迁过程,成为我们探寻这段历史的珍贵史料。
【敦煌坚守:青春里的千古奇迹】
让壁画彩塑千秋万代,这是绵延千载的心愿,每一代敦煌工作者,都将青春奉献给了敦煌。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讲述着古代工匠们如何用独特的技术、智慧,让壁画、彩塑得以保存千年,从雕塑泥土到颜料萃取,每一步骤都是智慧的结晶。而现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更让敦煌莫高窟壁画延续了新的艺术生命。
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壁画修复师,在长期的实践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中,对起甲壁画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首先是除尘,用洗耳球小心地将颜料背后的尘土和细沙吹干净,第二步是注射粘接剂,待胶液被地仗层吸收后,将起甲画面轻轻地贴回到原处。第三步用仿绸包裹药棉制成的棉球,从颜料层未开裂处向开裂处轻轻滚压。
在技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的同时,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也向海外积极传播修复经验,在交流中守护人类的文明。如今的敦煌,也增添了积极追寻艺术梦想的敦煌人的身影。
【敦煌蜕变:数字时代的变革发展】
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凿,到今天为止是1654年。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莫高窟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有很多珍贵文物被破坏甚至被西方列强偷盗流向海外。194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常书鸿先生担任第一任所长,也是敦煌事业的创始人。当时莫高窟石窟一片破败,尽管中间有破坏也有地震,但如今保存下来735个洞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壁画、两千多身彩塑、一千七百米长的崖面。早在30年前,敦煌人就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现代科技把敦煌的美永久留存下来。
在与樊锦诗先生的交流中得知:如果连续不断有一万人进入到洞里面,人的呼吸作用到壁画上,就会诱发壁画病害。所以这个就给了警示,要请导演来说上故事,配上音乐或者画面让大家“云端”观赏,这样就可以减少洞窟的破坏。如果看到数字化的表现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减少了进洞的人群,这也是一种保护。
“如今,我们有30多个洞,全球都可以看。你去一查,这个洞就出来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想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如今古老的石窟也一直在不断衍生出众多的文化IP产品,“数字敦煌”这个举措也当属国内第一,引领着新时代的发展。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一张中国的世界名片,而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敦煌莫高窟的守望者付出的毕生心血和青春。提及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樊锦诗先生回忆道:“敦煌研究院当年的开创者,第一任所长和第二任院长,他们来的时候都很年轻,我现在都80多岁了。常先生他们都已经作古了。”但在敦煌的大漠中,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的墓碑依旧耸立,他们和后辈们一起,继续守望着莫高窟。
编导/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组
记者/荔枝新闻 乔然、王蕴寰(实习)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