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百姓的小故事,折射“人民生活高质量”大成就

2020年07月29日 10:16:42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近年来,宿豫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连续7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75%,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人民生活高质量”争先进位单项奖。今年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同比增长3.3%

  聚力富民增收,走出脱贫“好路子”

  故事一

  刘培长的“开心事”:

  种植的金银花成了“致富花”

  “我一共种了11亩地金银花,今年收成不错,收入9万元不成问题。”站在田头,曹集乡曹家集社区居民刘培长笑着说。前几年,他妻子患有脑肿瘤,治病花去14万元,加之他因膝盖受伤不能干重活,导致家庭贫困。近两年,他通过辛勤劳作,不仅成为金银花种植能手,还成功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我们社区原为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之前,大家靠种植传统稻麦为生,收入低。后来我们外出考察学习后,决定种植金银花。”据曹家集社区党委副书记朱昌斌介绍,目前,社区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050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吸纳660户农户参与,其中低收入农户110户。他们跟刘培长一样,因种植金银花而甩掉了“穷帽子”。

  深一度

  刘培长的故事正是宿豫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把群众参与作为内生脱贫的典型代表。

  “人民生活高质量离不开全面小康的实现,‘不让一个老乡掉队’是我们向百姓作出的承诺。”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表示,越接近全面小康,越不能忘记还有不少困难群众。

  为此,宿豫区这样做——

  措施一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围绕“稳增收、防返贫”,精准精细施策,全区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出列。

  措施二

  坚持把稳定增收作为巩固脱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门口”就业,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今年1-6月,招引适合大龄劳动力就业的“三来一加”项目47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940人,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

  措施三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重要路径建设现代农园拓展区,打造了幸福大道休闲农业、绿色果蔬、优质稻米三个产业带,建成丁嘴金针菜等2000亩以上基地18个、大兴瓜蒌等万亩产业园3个。

  抓实农房改善,打造精品“好房子”

  故事二

  茆忠余的“幸福事”: 

  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了

  走进新庄镇振友社区,迎门石上镌刻的“水美乡村”字样直扑眼帘。社区内,一座座庭院古朴别致,一条条杆线遁地穿行。

  “以前我们住的是低矮的瓦房,现在住的是160多平方米的新农居,宽敞明亮。”今年49岁的茆忠余感慨地说,“社区同步配套了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百姓大舞台等,对周围整体环境进行了打造,非常宜居。”

  茆忠余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如今他承包了530亩土地种植莲藕,一年净赚20多万元。

  深一度

  “衣食住行”是衡量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住”作为其中之一,使居民有其屋、优其屋,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撬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茆忠余仅仅是宿豫区农房改善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以来,该区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抓好“优居强村兴产富民”,努力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宿豫区农房改善成果丰硕——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1.55万户,实施农房改善项目31个5个项目入选省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涧河新型农村社区获省委书记娄勤俭点赞,宿豫区获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激励支持县区,农房改善绩效考评全省第一,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在宿豫逐渐成为现实画卷。

  提质公共服务,过上幸福“好日子”

  故事三

  周坤的“满意事”:

  我也有了家庭医生

  “没想到我也有了家庭医生。”在新庄镇杉荷园社区卫生室,与家庭医生冯超签约后,今年80岁的周坤非常高兴,“社区卫生室设施齐全、环境清洁,诊疗费用低,看病很方便,签约家庭医生后就更好了,医生会定期上门服务。”

  杉荷园社区卫生室主任冯超说:“签约只是开始,最重要的是做好随访服务,签而有约,兑现对百姓的承诺,让他们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深一度

  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离不开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宿豫区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大力实施名校、名商、名居“三名”工程,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和城市之家建设等60项民生实事项目,着力推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具体表现——

  1、加快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来龙中心医院建成运营,9家乡镇医院创建成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50万元用于村居卫生机构服务阵地建设。

宿豫区庐山路小学

  2、加快教育布局优化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豫新初中、玉泉山路小学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宿豫中学精品化办学步伐加快推进。

  3、着力繁荣城市经济,万达广场销售稳步攀升,“金三角”商业副中心更加繁荣;都会之光、铂悦澜庭等23个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建设,群众居住品质加速提升。

  4、大力推动镇村建设“1+10”工程内涵提升,在乡镇实现小镇客厅、污水处理厂等全覆盖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创新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好生活”

  故事四

  张先侠的“大喜事”:

  今年又奖励俺家一台空调

  这两天,关庙镇卓水河社区居民张先侠笑得合不拢嘴。原来2019年社区“积分制”评选结果公示,她家再获第一。“去年社区奖给我家一台双开门冰箱,今年又奖励一台空调,能不开心吗?”

  据卓水河社区党委书记徐赛介绍,2018年6月,该社区创新开展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先行试点工作,以积分记出美丑,以积分兑换奖励。“积分内容涵盖社会治安、公益美德、家庭生活等方面,主要通过村民自治来弘扬正气,探索村居有效管理手段,推动乡村振兴。”

  深一度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豫区坚持把加强社会治理作为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内在要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从群众视角谋划工作、靠群众力量推动工作、以群众评价检验工作。卓水河社区的创新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主要做法——

  ①突出抓好乡村治理。结合农房改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一委两站五岗”党建模式,制定“一委两站五岗”职责清单,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实现全覆盖,该做法被全市推广。

  ②深入实施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连续两年位列全省22个“县改区”第一,2019年社会文明程度指数位列全省63个县(市、区)第四。

  ③加快推进生态治理。顺兴河等水体整治、六塘河堤顶路(南岸)等交通工程全面完成,六塘河水质基本达到Ⅲ类,幸福大道内环水系全面畅通,群众的生态福祉更加丰富。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展望未来,宿豫区将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精心描绘“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宿豫画卷,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