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稀老人镜头“写”出小康档案

2020年07月23日 09:24: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他是一名摄影家,以镜头为“笔”,记录生活变迁。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原邮电局干部,退休后,摄影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镜头中,有市民的生活、城市的“生长”、乡村的变化……

  1992年,钮泉娜爱上了摄影,从此,他以镜头为“笔”,记录江城的变迁。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的镜头仿佛会“说话”,一张张照片“诉说”着奔小康的路上,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采访是在钮泉娜的工作室里进行的。“这些文件柜里放着我的宝贝。”他笑言,他的宝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本本剪贴本、一张张照片、一份份获奖证书,还有一大摞参加各类活动的工作证。剪贴本共积累了厚厚的17本,从1988年开始,只要自己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或图片,他都要认真剪下来,保存好。

  一页页翻开,纸张有些发黄,1988年3月钮泉娜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写的是话务员培训。“我刚进邮电局的时候,还是老式的‘摇把子’电话,吴江人打个电话到苏州转来转去至少要2个小时,到上海至少要3个小时,还要排队!现在多好呀,智能手机普及,人们电话都懒得打了,微信聊天。语音、视频联系多快呀!”钮泉娜感慨地说。

  剪贴本里的文字主要反映了吴江电信事业的发展,退休后,钮泉娜就把重心放在了摄影上,而他摄影作品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人们精神、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吴江照片找我没错,我的照片很全面的。”钮泉娜自信地说。“我现在积累了83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有500张左右的照片,每张照片都取好标题,所以要找照片很方便。4万多张照片我都捐献给了吴江档案馆。”此外,他还捐献了精心保存的胶卷底片,数量共有300卷左右。

  自1992年以来的近28年间,他100万次按下快门。在他的镜头中,吴江城市越来越大,越“长”越高,“电视塔刚建好的时候,我上塔去拍照,向西一看,一片空白。现在,向西是城市,再向西还是城市。吴江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钮泉娜喜欢居高临下拍摄大场面,吴江区的高建筑,他都登上去过。

  城市“长”得越高他的视野越宽。直到有一天,钮泉娜不满足于登高,把目光放到了航拍上。入手“飞机”已有几年了,这位与时俱进的古稀老人,玩起航拍来,非常“上瘾”。

  为了拍摄好照片,钮泉娜起早摸黑,乐此不疲。他说,自己手中的相机换了一代又一代,从最初的胶片相机到后来的数码相机,再到航拍“飞机”,照相设备也陪着我们在奔小康啊!

  钮泉娜拍摄的婚礼已满100场。“吴江人的生活发生着变迁,婚礼也是反映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印象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接新娘的都是高级轿车,新人们的新房也布置得越来越漂亮。当记者笑问他结婚时的情形时,他笑答:“我结婚当然是摇船啊,我到乌镇接新娘,那时候哪有拍照啊!”

  “这100场婚礼,有复杂一些的,也有简单一些的;有表演、有主持人的,也有没有仪式也没有主持人的。”钮泉娜觉得,每一场婚礼都见证着新人们幸福的瞬间。

  最近,钮泉娜又拍了73个非遗项目,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镜头记录了传承人的坚守、吴江历史的深厚积淀、文化艺术的魅力。

  在钮泉娜的镜头中,吴江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在他眼中,吴江的乡村也在发生着变化。记者看到一组桃源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照片,其中有一个村名叫钱庄坝,钮泉娜自豪地说:“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变化很大。”

  摄影给钮泉娜带来了乐趣,给他的人生增添了光彩,使他在奔小康的路上充满了欢乐和阳光。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奉铭 章政英  通讯员/孟祺瑶 编辑/张泉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