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很多人会联想到科举考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的科举考试更接近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古人也有“大学”,并且会参加“高考”,还要为“就业”担忧。今天课代表就和大家聊聊古人“高考”那些事儿。
古代大学长啥样?
中国古代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舜帝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官办高等教育是从西汉开始的,叫太学;西晋增设国子学,专收贵族子弟;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又相继发展了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隋朝设立国子监,总辖诸学,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时至今日,唯一保存完好的是北京国子监,它紧挨孔庙,这是从唐朝延续下来的“左庙右学”的礼制,毕竟古代大学的核心课程是儒家经典。作为曾经的大学校园,北京国子监虽然始建于元朝,但主体建筑是明朝永乐帝仿南京国子监创建的,对比今天南京国子监的遗存,你会发现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比如,都有四座牌楼和成贤街。清朝乾隆帝又进行过改建,他新建了其中的核心建筑——“方殿、圆顶、环水”的辟雍,“辟雍”一词源于西周,“辟”通“璧”,“雍”通“广+邕”,字面意思是“形如天子使用的璧琮,并有水环绕”,代指天子所办的大学,辟雍是皇帝临雍视学的场所;还刊刻了“乾隆石经”,因上面刻有儒家13部经典著作,亦称为“十三经刻石”,现位于国子监与孔庙夹道处。
西汉时期,创办太学的初衷是为朝廷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隋朝之后,尤其到了明清,国子监主要围绕科举考试开展教学工作。
在古代的大学中,校长叫祭酒,老师叫博士,由德才兼备、教学经验丰富的经学大儒担任,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他在《师说》里的那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度概括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灵魂所在,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认识,是因为韩愈不但做过大学老师——国子博士,还担任过大学校长——国子祭酒。
国子监的学生通称监生,也称太学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刚结婚时,她的丈夫赵明诚还是个太学生。由于当时的校规非常严格,赵明诚只能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才能放假回家,与妻子团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曾用这句诗来抒发重阳佳节思想丈夫的心情。
古人“考”大学有多难?
现代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是高考,其难度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随着不断扩招,其实也并没有所描述的那么难,古人都是怎么“考”大学的呢?
在宋朝之前,门第往往是入学的首道门槛。
西晋实行国子学与太学双轨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官员子弟入太学。
到了唐朝,如果你不是贵族子弟,就没有资格到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学习儒学,只能在律学、书学和算学学习专业技术,这种凭借身份入学的规定,从制定之初到唐中后期都是严格执行的。
曾写出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代诗人韦应物,因为祖父是从四品官阶,才成为太学生。
到了宋朝以后,入学门槛逐步由门第向学识转变。
宋朝兴办太学,开始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
到了明清,想要进国子监读书,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通过多年寒窗苦读,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这和现代的高考比较类似;二是由地方学校选拔推荐,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不但举族欢庆,死后墓志中也要加上“太学生”的头衔;三是荫监,收复台湾的施琅将军之子施世纶就是以荫监生资格入学;四是捐监,《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为捐监生。
国子监都教啥?
隋唐以后,国子监教学最后都要落实在科举考试上,内容主要围绕儒家经典、历史、文学、书法等科目展开。
明清以来,“八股文”成了学习的最重要内容,清朝乾隆初年,内阁学士方苞奉敕主持编辑的《钦定四书文》,汇集了明朝和清前期科举考试中最好的八股文章,是监生必读、必练、必熟的教科书。
书法也是重要课程之一,监生们每天都要练习,还要定期考评,记录在册,所以国子监师生书法技艺高超的历来很多,比如,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称呼的清朝大臣刘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
当然,监生们也要学习政策、法令和时事,尤其是皇帝颁布的法令、训导,不管是学校考试还是科举考试都要求默写一段或数段,丝毫马虎不得。
培养文武全才也是古代大学的理想目标,监生不仅学文,还要习武,《皇明太学志》中就有在彝伦堂里练习射箭的记载,后来在国子监西侧修建了专供监生习武的“射圃”,并定期演练。
古代对监生的考核都非常严格。以明清为例,明代国子监学制约四年,清代统一为三年。国子监的考试有堂课、月课、大课和季考,除此之外,还有科举考试前的“录考”等,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文、经义解释、策论、诗赋等。每次考核都要评出等级,考核优等的可以得到奖励,不合格者将受到处罚。
古代大学生如何就业?
古代大学生们也要为自己的就业担忧,他们毕业后一般有四种出路:
一是直接授官。在没有科举考试之前,尤其是汉朝,选拔官员一般是“学而优则仕”,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捧到铁饭碗,他们必须通过一系列考试,如果通过考试,可以顺利毕业,提拔为官;如果通不过考试,都没法毕业,自然谈不上就业,成绩糟糕的还可能被勒令退学。
二是通过实习到六部去做官。古代大学生实习叫“历事”制度,始于明初,一般是到中央六部衙门实习,表现好的,毕业后就会被各部挑选去做一般官员。
三是参加科举考试。明清两代“科举必由学校”,也就是只有官办学校的学生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国子监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份上、录取名额上都有明显的优势。以明代为例,从永乐四年到万历三年共举办了57届科举考试,其中有25届监生考中进士的比例超过50%,最高的成化二十年,竟达到93%,还出现过状元、榜眼和探花。
四是另谋他路。据《太平广记》记载,唐朝贞观年间的太学生杜思温毕业后科举多次不成功,最后选择随军求俸。还有不少学生会凭借自身学识到地方上担任老师,或者到民间开办私学讲学。
在古代,能到国子监(或太学)读书的就是天子门生了,今天仍有很多人称大学生为“天之骄子”,典故应该就是来源于此!
荔枝特稿 文/五柳 (内容参考:王凌皓《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张传燧、钟伟春《唐代国子监办学盛况实录》,王永颜《宋代中央官学师生日常管理活动研究》,吴志友《话说国子监与科举制度》;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