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苏州正式发布《关于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工作意见》。《意见》中,实施“紧缺劳动者引入计划”、外地人员同等享受本市户籍人员所有创业政策、打造“就在苏州”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品牌、畅通劳动者职称评价通道、低租金政策性租赁房、创新开展“一周市长”系列活动等16条全国首创的暖心举措、给力实招,显示出满满诚意。
“最能融入,最被关爱,最有成长”,《意见》发布前夕,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接受我苏网记者采访时,用这“三最”总结城市正力图营造的外来劳动者心目中的印象。
以下是采访实录:
戳看视频↑↑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在5月20日这天发布《关于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工作意见》?
蓝绍敏: 5月1号是国际劳动节,5月是我们劳动者的节日,而“5·20”应该说是我们现在时尚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实际上表明一个强烈的信号——咱们苏州把劳动者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我们表达一座城市对他们的关切、关爱、关心。
苏州正处在一个从过去高速度发展的“标兵”,向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之下,中央对我们又提出了“六稳”“六保”的明确要求,其中,就业是重中之重。我们不是单向地满足就业,而是希望全方位地给劳动者提供舞台,不仅为劳动者提供岗位,更为劳动者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这对苏州的转型升级,对苏州更多高素质劳动者的集聚,包括让我们的劳动者成为更有竞争力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意义都非常重大。
记者:此次发布的《意见》中有一个核心关键词就是“劳动者”,为什么会聚焦在“劳动者”身上?
蓝绍敏:劳动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当然也包括着创新创业的高知识构成人才。苏州是一个移民城市,现在的管理人口达到1500万,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口,是“新苏州人”,其中劳动者所占比重相当高。我们这一次出台文件,侧重点实际上是聚焦普通劳动者。过去,我们关注了更多的“新苏州人”“洋苏州人”,针对外来的高知人群,无论从营商环境还是人才环境,都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和激励,但是最容易忽视的就是一线普通劳动者。所以这一次,我们更面向的是“蓝领”阶层,一线劳动者。如果讲苏州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奇迹,我想普通劳动者同样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者:《意见》将“劳动者创业就业首选城市”作为目标。提出“首选”二字,苏州的底气从何而来?
蓝绍敏:首选,就是希望从就业创业的角度讲,劳动者首先能够选到苏州,用今天时尚的话讲就是“C位”。苏州有最好的产业体系,也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经济总量,这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产业体系健全、劳动岗位众多、务工收入也比较丰厚,这些都是对劳动者首选苏州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对劳动者的成长的支持和满足,对劳动者的关爱和关心,还有让劳动者作为“新移民”能够在这座城市融入,不被歧视,真正地成为“新市民”。在这方面,我们花的功夫会更多一些。我说“首选”,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去选。
记者:苏州向四面八方的劳动者发出了诚挚的邀约,这其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有哪些?
蓝绍敏:我觉得亮点很多。我特别关注几件事,第一,我们为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3年要推出10万套的租赁住房;第二,就是我们每年评选1万名“最美劳动者”。过去,我们一般评先进是“万里挑一”,这一次我们把触角放宽到评1万名,是“百里挑一”,让更多的劳动者从精神上得到激励,有荣誉感,在市民身份的转换上有激励作用。我们对“最美劳动者”奖励1万元,鼓励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得到成长;第三,我们推出了“一周市长”的制度,在“最美劳动者”人选中,每年会选择一周时间邀请他们进入到政府部门去当“市长”、当“局长”、当“主任”。这个目的是让政府和劳动者的距离拉得更近,让我们的政府决策更加贴近劳动者的需求,更加关爱劳动者的生活。这个过程当中,更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让他们去感受政府的运作,这对劳动者本身来讲也是一种成长。这份文件一共包含16个方面,属于全国首创。我们围绕劳动者去深化和创造一种生产生活的环境,是这份文件最鲜明的特色。
记者:如果要您来给苏州最需要的劳动者画像的话,您觉得这个群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跟特色?
蓝绍敏:新时代苏州的劳动者,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应该说是“乐于奋斗,愿意成长”。为什么这么讲?乐于奋斗,因为这是一个奋斗者的时代,在苏州的劳动者,首先就应该是乐于奋斗的,为这个时代奋斗,和时代共成长共进步,让时代留下我们的汗水,也留下我们的辉煌,这应该是他的一个本质特征;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是愿意成长。苏州这座城市会提供更多的机会,成长空间无限,对个人来讲也就是机会无限。伴随着在苏州的奋斗和奉献,我相信劳动者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成长和进步,对自己来讲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