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扁舟过徐州 明末诗人邱云霄笔下的大运河故事

2020年05月15日 14:33:58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胡陵(于克南 摄)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傍着徐州城而过的大运河借泗水航道把北京和南京连接起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徐州迎来了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一度成为漕运重镇、客运中心和物流枢纽。

  明嘉靖年间,诗人邱云霄从福建去北京,沿着大运河一路乘船北上,所到之处均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记述,先后经过了楚、越、吴、宋、鲁、齐、燕六地,诗文集曰《北观集》。徐州(彭城)是宋国的三大城邑之一,他的诗记为“宋稿”,宋稿有七首诗,分别是《濉水》《黄钟集渡口》《彭城晚望》《发徐州》《过留侯墓》《胡陵城》和《江晚》,这些诗内容丰富,不仅记载了大运河两岸的驿递、古城及走向,反映了明末大运河的风貌,更承载了徐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蕴含的历史地理信息对探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运河沿岸的两汉文化

  徐州境内有许多古城,如彭城、留城、湖陵城(又作胡陵城)等,这三大古城均位于泗水之滨,形成与发展均和泗水有关, 奔流不息的泗水孕育了这些城邑的文明,秦朝末年,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又给这些地方增添了鲜明的两汉文化色彩。

  到了明代,大运河借泗水贯通南北,这些沿岸的城镇再次迎来了勃勃生机,其灿烂的文化被来来往往的达官显要和文人墨客反复吟咏。

  邱云霄的《北观集·宋稿》

  邱云霄《过留侯墓》:“西楚雄图尽,南徐水自流。伯图黄石恨,光节赤松游。仗剑初投汉,孤忠岂为刘。古碑县夜月,春草拜狐丘。”这首诗描写的是张良墓。张良字子房,楚汉战争中,谋略被刘邦采纳,使汉军取胜,汉朝定鼎,封留侯,因此,张良墓又称留侯墓。它原先的位置并不在微山岛上,明嘉靖《徐州志》:“张良墓,在城北七十里,留城南。史记:留侯死,并葬黄石塚,每伏腊上塚,并祭黄石留侯。”张良和黄石公并葬一处,墓地位于留城南侧的大运河畔。1930年左右,微山湖大旱,沛县魏庙镇房村村民从留城拉出了一块奶奶庙古碑,据此碑所在的位置判断,留城位于房村东7公里处。

  ●大运河沿岸的水路驿递

  明朝两京十三省,两京之间以徐州为南北水陆要会。据明正统《彭城志》记载,信使频繁往来于北京和南京之间,徐州呈现出一派“使轺驲骑,昼夜络绎”的繁忙景象。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朝廷下令水路和陆路都要添建驿递,保证官方文书“昼夜须行三百里”,达到“陆则有车马,水则有舟楫,土则有官舍,顿则有供养帐,饥渴则有饮食”的水平。

  徐州境内的驿递设置非常完备,“铺凡三十有二,每铺正屋三间,邮亭一座,东西房各三间,门一座。”这些驿递除了传递信件,还具有驿站功能,要负责接待来往官员和运送物质。

  明嘉靖《徐州志》州境图

  明嘉靖《徐州志》记载,徐州至邳州的大运河上共设有八个驿递,依次为下洪铺、二铺、黄钟铺、却鲍铺、吕梁铺、房村铺、龙堂铺和双沟铺。诗人邱云霄在黄钟铺下船留宿,写下《黄钟集渡口》:“野草沿江四月花,惊心隔水夜来蛙。柳堤月下自孤棹,茅屋江边凡几家。青山点点南徐出,白鸟飞飞古渡斜。路入风尘数千里,人从斗外望京华。” 诗人一路风尘仆仆,为了赶路,没有在繁华的吕梁下船,而是选择吕梁上方的黄钟集渡口留宿。当时的大运河河面宽广,诗人按照家乡的习惯称之为江。

  黄钟集渡口是俗称,赵明奇教授编篡的《徐州古方志丛书》记载为黄钟铺,《明史》则记载为黄钟集,三种说法其实说的都是一个地方。

  《明史·志第六十一·河渠三》:“其(大运河)旧道自栲栳湾而西北十五里,至房村又十里,至吕梁洪,旧称悬流千仞处也。今镌凿屡施,无复嵯岈之患矣,详见徐州。又二十里曰黄钟集,又十五里曰樊家店,又七里曰狼矢沟。万历中,河屡决于此。今详见大河及徐州境内。又十八里,至百步洪。峭石惊湍,险与吕梁相埒,今亦铲凿就平详见徐州。”

  传递信件是驿递的基本职能,铜山区伊庄镇保留了一块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古碑,这块《五山圣水庵记》记载了黄钟集信人彭大用和吕梁洪信官张凤男的名字,所谓信人是指大运河上负责送信的人员,他们的上司则称为信官。

  诗人在徐州境内多地留宿,又如《江晚》:“帆势迎风疾,滩声入莫諠。渔灯出疏树,客路问前村。野鹤冲烟迥,山花带雨昏。寒江何处宿,幽思未堪论。”这首诗通过大运河的描绘,抒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语不惊人却情景逼真。虽然山花带雨,野鹤冲天,美景一片,但当夜幕降临,寒气扑来,异乡羁客的难为之心不由得弥漫起来。

  邱云霄的诗看似平淡无奇,却封印着茹苦含辛的一段段大运河上的往事,人生没有捷径,所有风光的背后其实都藏着默默无闻的付出。

  ●大运河沿岸的楚汉相争

  邱云霄曾任国子监典籍,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图书馆馆长。博通经史的他在徐州众多的历史文化名片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楚汉相争这一张,选择了大运河畔的胡陵、彭城、濉水这三个地方寻古,借叙述国家兴衰抒发个人感慨,寄托家国情怀。

  时间向前流逝,回忆却向后延展。胡陵、彭城、濉水依次展开了彭城大战的历史画卷。公元前205年,刘邦偷袭了项羽的首都彭城,项羽勃然大怒,仅率3万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

  冲锋号首先在胡陵吹起,三万铁骑星驰,满天尘土蔽日。诗人心潮澎湃,仿佛千年往事又浮现在眼前,伴着悠扬的钟声中久久不能入眠。《胡陵城》:“落霞映江江水红,垂杨不动天无风。扁舟高挂半帆月,卧听胡陵五夜钟。”

  一轮明月照古今,一叶扁舟过徐州,诗人在大运河的波光里,继续述说彭城大战的故事。《彭城晚望》:“戏马台前春草深,歌风亭上夕阳沈。千年秦鹿空鹰犬,一片徐山自古今。”项羽和刘邦本是一对生死患难的结拜兄弟,为了推翻秦王朝的暴政走到一起,而后两个枭雄为了争霸天下反目厮杀。到如今,地老天荒,英雄安在?惟有青山依旧,但看人间冷暖,莫问悲欢离合。

  彭城大战最后在睢水落幕,厮杀声,哀嚎声,声声振聋发聩,刘邦仅率数十人突围而去,楚霸王并非有勇无谋。

  睢水即濉水,睢宁县以睢水命名,挨着睢宁流淌的睢水距离大运河很近,但是汇入大运河的地方却在宿迁东南的小河口。诗人睹物生情,写下“日落乌栖城上楼,寒云犹带楚宫秋。只今沙渚无枯骨,濉水悠悠日夜流。”惨烈的彭城大战,尽管刀光剑影如风,却都早已烟消云散,如今恐怕连一块枯骨都看不到,而濉水仍在日夜不停奔流,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明代,宿迁不属于徐州管辖,诗人把这首诗纳入宋稿,是因为在战国的时候,宋国末代君主宋王偃自信可以成就霸业,发起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战争,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战胜楚国,占地三百里,宿迁曾沦为宋国的地盘。

  彭城一战,项羽以三万精兵大败刘邦五十六万大军,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楚汉相争留给后人的,除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画面,还有太多太多值得后人思考的人生话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让身心不断得到陶冶,这正是它的闪光之处,也是大运河文化的一块愧宝。

  邱云霄的诗完整记载了明代大运河的起始以及两岸的部分风物,为研究大运河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诗词的魅力,吟咏的是情怀,流淌的是文化,《北观集》是诗与史的完美结合,堪称一部记载大运河历史的佳作。

  感受长河脉动/倾听千年回响

  记录河畔烟火/讲述中国故事

  《大运之河》周刊第15期

  运河旧事

  驿站:常备车船办口粮

  驿站是一种交通运输机构,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在古代社会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明朝建立以后,即在全国各地设立驿站。徐州段运河是明代南北大运河“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的一段。明代每年由此北上的漕船12000余艘,运军12万多人,运送漕米达400万石。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徐州的驿站日趋兴旺。明代徐州的驿站,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形成网络。它们以徐州城东的彭城驿为中心向外辐射,由水路和陆路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驿站网。这些驿站常备人夫、马骡、车船并措办口粮,专供传递官府文书的驿使和过往的官员使用。

  彭城驿。为水驿,据民国本《铜山县志》卷十七记载,“旧制有彭城驿,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初在城南二里许,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徙黄河南岸,国朝因之,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撤,又有夹沟水驿,在城北九十里,今废。”朝鲜人崔溥在其著作《漂海录》中也记载,徐州府城在彭城驿西北二三里。彭城驿有船十七只,船夫一百七十人。

  夹沟驿。在城东北部今山东省微山县东南韩庄,是沟通徐州与鲁东南的重要通道。它系水陆两用驿站,不仅配备船十五只,船夫一百五十人,还有山东胶州驻驿的人。

  房村驿。在城东南在今铜山区东南房村,也是水驿,有船三只,船夫三十人。

  东岸驿。据旧志记载,东岸驿“在府北黄河北岸,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乾隆间移府城东关。明制,有州县,上马二十四匹,中马十九匹,下马十七匹,马夫六十名,骡六十六头,骡夫数同,什物一百二十六副。”

  利国驿。据旧志记载,利国驿在府北八十里,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

  桃山驿。据旧志记载,“在府南五十里,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明制,有州县,上马十二匹,中马七匹,下马九匹,马夫二十六名,骡六十五头,骡夫数同,什物九十一副。外,江、浙两省协济粮佥,上马十三匹,中马九匹,下马十一匹,马夫三十五名,上、中、下铺陈三十五副,什物同,俱废。”

  石山驿。陆驿,与水驿联网,在府东北四十里,明永乐年间建,规模不小于桃山驿(桃山驿年耗银268两,石山驿年耗银378 两),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废。

  邳州赵村驿。据旧志记载,赵村驿“在州东南猫儿窝运河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置,今又名夹沟驿。旧制邳州有下邳驿,在旧州城南堤上,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额设水夫四十名,又有直河驿在旧城东南三十五里,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后俱废。”

  沛县泗亭驿。也称泗水驿,在沛县。因秦时泗水河畔有泗水亭,故名。明代在沛城南关辛家巷东,临泡水,水夫七十名,岁支银一千八两,驿丞署康熙毁于地震,光绪初移夏镇。

  运河密码

  中国大运河的范围有多大?

  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延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它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八个省市。南北向运河北至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纬度30°12′~40°00′;东西向运河西至河南洛阳、东至浙江宁波,经度112°5′~121°45′。中国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流经35个城市,全长3200公里,流经市域面积311269.97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3.2%。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