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婧蓝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考察时,鼓励当地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考察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从黄精、马铃薯,到黄花、木耳,总书记关注的“小产品”,蕴含着脱贫攻坚的“大方略”: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从地方实际出发,对接市场需求,小产品也能做成大产业,为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开掘幸福源泉。
生活更富裕、教育更普惠、看病更方便、出行更便捷、生态更文明……这些不是挂在嘴上的脱贫,而是群众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幸福。要做好脱贫攻坚的工作,尤其需要在群众的“获得感”上下功夫,让贫困群众不仅仅能够过上好日子,更要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掘开幸福源泉,让美滋滋的好生活常伴群众左右。这就需要在精准上做足文章,要摸底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市场对接精准,才能实现扶贫成效精准。
因“地”制宜,找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子。要解决好贫困群众的实际难题,既需要摸清导致贫困的原因,更需要摸准需要脱贫的对象,只有“底子清”,才能算好“脱贫账”。扶贫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考察,既要走到田间地头去,也要走到贫困群众的家中去,要深入地挖掘潜在的资源,挖掘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难题,才能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更全面的掌握,对摆脱贫困有初步的预判,找出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子。
因“市”制宜,实现扶贫产业和市场供需平衡。发展产业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产业脱贫需要考虑到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贫困群众通过什么样的产业去脱贫。要发展产业不能“照葫芦画瓢”,看到别人发展什么产业,也“一窝蜂”地发展什么产业,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才能把产业找准。另一方面,市场的需求决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发展产业最终是要通过市场的转换产生经济价值,从而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产业对接市场需求,才能让“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因“时”制宜,“线上+线下”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产品要流向千家万户,在销售上也需要创新。销售是让产业扶贫从田野走向市场的重要一环,既需要借助直播带货、网络平台、明星大v的影响力,更大程度地进行产品的推广,让产品能够与消费者更精准地对接,也需要做好线下的物流运输、产品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在线上“夺人眼球”,在线下“得人心”,才能形成产业扶贫产、供、销的良序循环,为产业扶贫不断前行输入持续动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存在千差万别的现象,要提升精准脱贫的成效,尤其需要实事求是发展产业,做好基本公共保障,通过下一代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幸福活水滋养民心。(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