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水工技术起源最早、治水思想和水工技术发展最充分、水工遗产分布最广泛的国家。
从时间上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水工技术起源最早。
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文化遗址内的良渚水利系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良渚古城是中国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古城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研究良渚古国的出现和发展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序章便和水工建设密不可分。西方哲学家、史学家黑格尔、魏特夫等认为,东方诸多古文明及社会国家组织模式,是围绕治水工程的兴建而形成的。先秦时期,华夏文化圈内部便开始流传的大禹治水、疏浚九州、建立中国历史典籍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历史传说,是数千年中国古代文献中中华文明王朝世系的开端。大禹因治水有功而被追奉为上古圣王,被传统文化正统儒学思想代代相传,成为传统中华文明耳熟能详的经典内容。
从科技上看,中国历代的治水思想和水工技术发展最充分。
从先秦时期开始,天人合一、系统整治、堵不如疏、因地制宜等治水思想被先民们充分利用进行水利水工建设。通过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造河流水系以利于灌溉和通航,成为各朝代、各地域、各民族的共识。水工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国家强。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各诸侯国新建了芍陂、西门渠、郑国渠、都江堰等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大型水利工程,以抵御水旱灾害,灌溉良田;另一方面,为了战争和交通等需要,各诸侯国兴修了菏水、鸿沟、邗沟等运河,他们连接起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古代中原和东南地区的大江大海,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各地区交通融合,也为后世中国大运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到了近现代,伴随着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的引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从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为开端,数十年间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一系列大型河流干流和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数以万计的灌溉渠道、水库、水电站等水利设施,推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水工思想和水工技术基础华丽转型,继续造福于当代中华民族。
从地域上看,中国地域上的水工遗产分布最广泛。
在截止到2019年中国拥有的55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属于水工遗产或包含有典型的水工设施的就有:良渚古城遗址、青城山-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中国大运河、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等。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中国共有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安徽寿县芍陂、浙江宁波它山堰、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浙江龙游姜席堰、湖北南漳长渠、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抚州千金陂等19处水工设施入选。为保存、研究和宣传古代水工遗产文化,我国现拥有中国水利博物馆、长江文明馆、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三峡工程展览馆、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运河博物馆、洪泽湖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上百座以水工水利为主体的专题博物馆、展览馆。
淮安这座城市,融南汇北,水韵悠远,数千年的历史同中国水工科技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淮安是中国水工技术起源较早的地区。
数千年前,淮河流域便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淮河中游的禹会遗址,是“大禹治水娶涂山氏”的发生地,淮安地区禹王河的传说、大禹镇压淮河水怪无支祁的传说,也世代流传。公元前486年,春秋霸主之一的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北端从淮安境内的古末口入淮,这既是中国大运河的发轫,也是淮安城市发展史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治水,也是从淮安所在的淮河流域起步的。淮河是新中国综合治理的第一条大河,毛泽东主席四次对淮河救灾及治理作出批示,并于1951年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淮安地区也是淮河治理工程量最大、各类水工设施最为复杂和密集的区域。
淮安是中国水工技术的“实验区”。
春秋末年修筑的邗沟运河,入淮于末口,后来直到明代后期,末口一直是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后世围绕船只由运过淮和分泄淮水,兴建了五坝。北宋雍熙元年(984)到元丰七年(1084)为畅通漕运,避开淮河风浪,从楚州城西沿着淮河南岸修筑复线运河,直到汴河入淮口对岸的龟山。淮南运河建设中,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又创建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为现代船闸之前身。自明代中期开始,随着淮安一带河患的加重,水工即偏重于淮安,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前,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的淮安清口(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及周边地区)一直是治河的中心。明清淮安地区水利工程之浩繁、费用之巨大、灾害之频仍,全国居首。清代江南河道总督的职位上涌现了一批治河名臣,一流的水利专家群萃于此,很多水利水工上的新技术,如转水墩、木龙等,均在淮安创造性地广泛使用,由于数百年黄淮运水工建设,淮安以西形成了面积达两三千平方千米的地上悬湖——洪泽湖,修筑起长达近70公里、捍卫淮扬地区并沿用至今的宏伟工程——洪泽湖大堤。明清很多皇帝对淮安清口一带的水工非常重视,特别是康熙、乾隆皇帝,以帝王之尊指挥清口一带河道治理,多次亲临淮安阅视清口水工。
直到近现代,民国时期江苏省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工程就是淮安市西郊中运河上的双金闸。新中国成立后,淮安地区依然是大型水工技术的展示场所,这里先后有治淮工程中修建的最大、最宏伟的水闸——三河闸、超大型的人工河道——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超大型水利设施。
淮安是中国水工遗产分布最复杂、也最有代表性的地区。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在淮安的遗产区就包括有明清时期全国水工设施最为密集和复杂的区域——清口枢纽。明清时期,淮安清口是古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等水系交汇处。在古清口遗址范围内分布着堤、坝、河道、涵洞、分水墩、木龙等工程遗迹,同时因治水保漕衍生出来的诸如古寺庙、古建筑、古碑刻、镇水铁牛、水志等遗迹也较多,文化遗产点类型十分丰富。古清口枢纽世界文化遗产区申报遗产面积为3979公顷,缓冲区面积为6289公顷,申报总面积为10242公顷,面积为中国大运河遗产区总面积的约七分之一。淮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中的四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均是极具代表性的水工设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在淮安的十七处文物保护点中,就包括清江大闸、码头三闸、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竹络坝、古清口(黄河故道、里运河与里运河故道、顺黄坝、张福河、天妃坝、中运河、双金闸)、古末口遗址、古运河石堤、板闸遗址等水工设施本体,以及清晏园(河道总督署遗址)、乾隆阅河御诗碑、漕运总督公署遗址等水工建设管理等相关的遗址。
淮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中的四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均是极具代表性的水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