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冰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给我国金融市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是否平稳、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否到位、抵御风险的堤坝是否坚实,成为党和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金融领域改革方向,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作为“六稳”之一,稳金融对中国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宏观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必将带动就业和总体经济加速回升,激发出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新动力。
稳金融,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才有金融的稳健运行。面对疫情冲击,党和政府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作用,打出一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组合拳”,一系列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相继出炉:从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到连续公开市场操作;从定向降准到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从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调整,到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再到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疫情之下,金融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实体经济遭遇巨大冲击,金融业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必须提供精准服务,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本领,以改革之力解决“痛点”“堵点”,助力供应链与产业生态修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以“金融活水”灌溉“实体之花”,让实体经济加快复苏回暖,为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稳金融,为防范应对风险挑战加油蓄力。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呈现向好之势,经济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蹄疾步稳,有望率先走出疫情冲击的影响,但国际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持续承压,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仍在继续,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正如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我们必须抢抓时机、主动作为,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不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空间和工具手段,因时因势调整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积极作为防范境外金融风险“倒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稳金融,为中国经济稳中前行提振信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两轮“冲击波”,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大风大浪”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A股股指企稳,与国外相比上证综指较年初下跌不到8%,创业板指数涨幅达11.44%;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小幅波动,外汇市场供求基本稳定;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金额同比增长14%,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境内债券同比增长48%……中国金融市场表现如此之“稳”,不仅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更得益于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仍未明朗,世界经济仍在遭受疫情冲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储备充足政策,做好应对预案,不断提升金融市场活跃度和健康度,为中国经济稳中前行提振更多信心。
疫情是一场大考,挑战与机遇并存。无惧风雨、迎难而上,不失时机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和挑战,维护好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我们必能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优异答卷。(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