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访谈《穿越70年的光影—三代新闻工作者对话录》

2020年04月16日 15:28:1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稿

  新闻访谈:穿越70年的光影——三代新闻工作者对话录

  【压混现场音】“欢迎来到宝应县的东南部,这里河沟交错,物产丰饶,这边是一个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情也是非常的融洽……”

  【记者自述】我叫庞丹阳,是一个普通的80后新闻工作者。每一天行走在见证当下,记录历史的路上。今年,我见到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正奋力摇桨,粗黑的大辫子齐腰垂下。

  讲解员:原版它是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面。渡江战役胜利之后,(人们)就一直在寻访这位姑娘。

  记者:她是我们宝应人吗?

  讲解员:对,是的,但是就是一直都没有她的下落。直到1999年的时候,发起了一个叫“寻找大辫子姑娘”这个行动,后来她的真实身份才开始浮出水面。

  记者:哦!

  【记者自述】相片是凝固的历史。没想到,寻找这个美丽背影牵动了新中国三代新闻人。我也没有料到,这个寻找的过程同样动人。

  (出大片头)

  男播:70年,往事并不如烟。

  【董小妹】“(你妈妈当时知道有人在拍她吗?)知道的。”

  【肖春才】“当时你还是小姑娘,你这下也是老英雄了!”

  三代人,一路寻访、一场接力、毕生追问。

  【邹毅】“如果是让画面里面的人物走出来,历史不是更鲜活了吗?”

  【张磊】“告诉我们,大辫子姑娘找到了,而且是宝应人!”

  这一路,我们从渡江战役中的那个定格开启,听一听距离战场最近的声音。

  【季音】“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脱离群众!”

  这次对话,也让我们从所有追问的原点开启,再听一听距离初心最近的声音。

  【吴建宁】“用我的作品跟这个时代对话,反映这个时代……”

  【庞丹阳】“永远把镜头对准人民,光影里的这份初心……”

  985访谈请听:《穿越70年的光影——三代新闻工作者对话录》。

  张磊:这个照片我们以前看见过——《我送亲人过大江》。

  记者:您在哪看见过的?

  张磊:我是在县里面出了一本书叫《群英谱》,封面就是用《我送亲人过大江》这个照片,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大辫子姑娘是我们宝应人,好像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这张照片和我们宝应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支援革命好像是有联系一样的!

  【记者自述】张磊,宝应县前党史办主任,1999年负责县委宣传部报道科工作,也是我们此行寻访大辫子姑娘遇到的第一位新闻工作者。

  张磊:后来是到90年代末,有一天(有人)来电话,告诉我们大辫子姑娘找到了,而且是宝应人!我们接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就立刻到广洋湖去采访,去了以后才知道,大辫子姑娘已经不在我们宝应了!

  【记者自述】宝应县广洋湖镇,秋日的湖荡上小船星星点点,浅滩边风吹芦苇、菱角飘香。颜红英,这个启动了几代新闻人搜索引擎的灵魂人物就出生在这里。

  侄子:我大姑叫颜红英。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知道你们家大姑是那张照片里面的人?

  侄子:那就是1999年的时候……

  记者:她当时是怎么发现的呢?

  侄子:我大姑的女儿在电视上看到的,寻找这个大辫子姑娘。

  记者:那么是您的大姑的女儿?

  侄子:对对对。

  【记者自述】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菀坪社区同芯村,89岁高龄的颜红英老人已经失语,只能在女儿董小妹的搀扶下对着已经泛黄的老照片比比划划。

  记者:您是这个里面的谁呀?您是她吗?您是这个大辫子姑娘吗?

  颜红英:扬中,扬中。

  记者:在扬中?

  颜红英:大江!

  记者:过大江?请您的女儿给我们说说那个故事好不好?母亲有没有跟您介绍过是多少岁过的这个大江?

  董小妹:她说是19岁。

  记者:她有没有讲这过程是多紧张或者多危险呢?

  董小妹:她说要一口气,船要不停地划,要划到南岸过去。

  记者:你妈妈当时知道有人在拍她吗?

  董小妹:知道的。他已经跟她说了,到时候解放了,这张照片会给你的。后来解放了,他也到南京来找,也没有找到。

  记者:您是自己看电视看到,觉得找的这个人……

  董小妹:我是看这个电视屏幕上说了三四遍……

  【压混《风雨钟山路》】“照片上的这位小姑娘,如今你已该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你是否记得50年前的那个傍晚,你以纤弱的身躯担当着历史的重任,奋力摇着小船送走了黑夜,迎来了黎明。”

  董小妹:他就这样说的,找你50年了,不知如今你在何处,要找的姑娘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压混《风雨钟山路》】“摇船的小姑娘啊,你现在究竟在哪里?”

  【记者自述】摇船的小姑娘啊,你现在究竟在哪里?这是1999年4月27日,江苏卫视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当纪录片播放到第五集时,出现了节目总编导吴建宁写的一段解说词。20年前,当他第一次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看见这个穿过硝烟的美丽背影,就暗自做了决定。

  吴建宁:作为一个战地摄影的作品来讲都是一幅非常优美的照片。在纪录片当中,如果能够追溯这段历史,找到这位摇桨的小姑娘,那将是这个片子中的很动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就本着这样一个想法,开始了一个艰难的寻找。我们把主要的目标集中在江苏这一段江面上,重点是在扬中。在扬中的寻找是没有下落,当时我们是拿着照片采访一些船工,在不断地给他们看认不认识。通过扬中的电视台连续播了好几天寻人启事,在当地的报纸也登过,也没有效果。

  记者:当时在找这个背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也在找这个照片的主人,它的摄像者是谁?

  吴建宁:当时也在找,在战争年代有条件拍照片的是哪些人呢?一个是军中有照相机,也有随军记者,无非这两种线索。当时另一位照片的作者,就是《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这张是一张很经典的照片,它是由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建东拍摄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打听到邹建东在北京的地址,当时老人家将近80(岁)了。我说有一个《我送亲人过大江》,他一看他说这个就是我拍的!当时我们非常的兴奋!没想到邹建东老人和我们一样,他也在寻找照片中的主角。

  邹毅:如果是让画面里面的人物走出来,历史不是更鲜活了吗?

  【记者自述】已故战地记者邹建东的儿子——《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邹毅说,父亲晚年常常念叨着要找大辫子姑娘。

  邹毅:84年的时候,他们曾经通过在南京的一些老战友,还有报社的一些朋友,发动他们通过刊登照片,还有通过民政部门都找过。

  记者:父亲有没有说为什么一定要把她找出来呢?

  邹毅:我们革命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老百姓支持我们?他自己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非常理解老百姓、穷苦人的生活状态。

  记者:他愿意深入群众,他也希望把它给通过创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邹毅:是的,他知道他要做什么,他要把他记录的任务当做一个神圣的使命,有时甚至(生死)置之度外。

  记者:比生命还重要。

  邹毅:对对,不会考虑那么多了。

  【压混录音】“当时江面上大船小船很多的,看起来很鼓舞,很壮观的。”

  【记者自述】这是1999年吴建宁留下的已故战地记者邹建东的珍贵采访资料。

  【压混录音】“很鼓舞人的。有老的、有年轻的、有壮年的,其中有颜红英这小姑娘。”

  【记者自述】在炮火此起彼伏的长江边,身为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记者的邹建东不失时机地按下了手中那部莱卡相机的快门,并提笔写下了照片的名字——《我送亲人过大江》。

  【压混录音】“看着也是很美的,特别是她在使劲,这张照片是非常动人。”

  吴建宁:他当时跟我讲,我找她找了几十年了。他说我曾经托过很多的朋友在渡江沿线去帮助找。除了托很多的朋友以外,他在南京的《周末报》——《南京日报》的一个副刊寻找摇桨扎辫子的这个姑娘,没有任何的消息。

  【压混《风雨钟山路》】“摇船的小姑娘啊,你现在究竟在哪里?”

  吴建宁:没想到的是,在江苏卫视这一集播出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一个电话,颜红英,当时这个扎辫子的姑娘,她的女儿、她的妹妹带着她找到南京来了!当电视上播放这个片段的时候,颜红英她从她坐的座位上一下子就站起来了。冲到电视机前面很激动,这是我,这是我,这是我啊,眼里头噙满了泪水。这时候我就基本上在我心中就觉得应该是她,没错。后来第二天扬中党史办就把她接到扬中去,经过查档,核实她的身份。邹建东电话里头高兴得不得了,他说我要看她,这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们!

  【压混飞机声、记者自述】1999年5月22号,颜红英和妹妹颜根兄在扬中党史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飞机赴北京看望照片的拍摄者邹建东。他们一起登上天安门,微笑着、手牵着手留下了一张合影。

  董小妹:见面了,他问我妈有多少儿女,我妈说有七个。后来他说我南京解放我就来找了,就是没找到你。

  记者:您的母亲当时开心吗?

  董小妹:开心!

  吴建宁:一个照片的作者和一个照片中的主角,他们手拉着手走在天安门广场,看了以后特别得高兴,终于圆了一个梦。照片很美,它美在战争环境中,人民对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的这样一个支援。在他那一代的老的新闻工作者的心中,那是坚定不移的,不可动摇的。

  记者:如果是我,我好像也有这样的冲动,想要把这个美丽的背影转过来,让邹建东跟颜红英重逢。

  【记者自述】到这里,这个美丽的背影故事已经画下了句号。故事的A面是重逢、是圆梦;可这个故事的B面,却是一段穿越70年光影的精神之旅。【压混高铁声】当我循着颜红英的脚步,踏上赶赴北京的高铁,这场三代新闻工作者之间的对话依然从渡江战役的那个美丽背影开启。第一个和我们对话的,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人、原《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季音。

  (进门现场声)

  记者:你好,季老先生,你好你好。我们是江苏扬州来的。

  季音:你好你好。

  记者:所以他拍下那张《我送亲人过大江》还是挺珍贵的。

  季音:很珍贵,他那个人还找到了,现在是老太太了。

  记者:我们去见过她了。

  季音:见过她了。

  记者:邹建东是您的部下?

  季音:我是三野八兵团新华分社的采访部主任,他是底下的一个摄影记者。

  【记者自述】8月的《人民日报》社大院儿里,已经96岁的季老开朗、健谈、思路清晰, 70年前的那场硝烟与烽火似乎从未远去。

  记者:1949年的时候,您已经在新华社工作了吧?

  季音:我在新华社第三野战军,49年的时候,我是26岁。

  记者:那一年,您应该是接到了过江的特别任务?

  季音:嗯,我们的上级新华前线总分社打电话,要我立刻到突击部队去,就渡江战役第一线部队二十军。

  记者:那您就去了?

  季音:不去哪行啊?而且我也很高兴啊!

  记者:为什么高兴啊?

  季音:高兴到第一线打,参加战斗!我和邹建东两个人就到二十军报到,就在泰州永安洲一片沼泽地里头,前面就是长江了。记者就是我们两个人。

  记者:就你们俩?你们俩怕不怕?

  季音:当然紧张!怕不怕的!我们一直在前方,一直在打仗,经历多了,无所谓怕不怕,怕有什么用?就是要勇敢,想办法。

  记者:是不是做记者也要准备牺牲?

  季音:那当然是,你在第一线上,子弹不长眼睛的,打仗不牺牲人吗?不死人吗?

  记者:当时的老百姓是不是也突击练?

  季音:那当然啊。我们要渡江,可是我们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船从哪里来?正好长江边就是我们的解放区,有民工找得来,可是民工没有打过仗啊!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练兵。哎呦!这可是任务艰巨,在永安洲我们渡江的地方是个沼泽地,都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船都藏在芦苇里头。

  记者:白天藏着晚上练?

  季音:白天藏在里面不能动,到下午飞机走了,天黑了,船出来。

  记者:老百姓报名踊跃吗?

  季音:很踊跃,夜里锻炼。

  记者:训练了多长时间?

  季音:一两个月吧。

  记者:他们害怕吗?

  季音:我问他们的,一般的民工都讲我们愿意去打仗!解放军指向哪里,船就驶向哪里,行动一致,这真是一个奇迹!我目击了这种动人的情景,真是非常感动。陈毅司令员曾经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几十万支前农民推着木轮大车推出来的。或许也可以说,渡江战役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成千上万个勇敢的民工划着木帆船划出来的!我们天天行军打仗,主要是靠老百姓,住老百姓家里,吃饭烙饼都要老乡给我们弄。现在做记者还是离不开老百姓,一定要紧紧依靠群众。

  【记者自述】当我的追问越来越多,这位1937年就参加革命、17岁被关过集中营、见证新中国从积弱到富强的96岁的老记者,从老部下邹建东说到老领导范长江,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群体像正穿透历史的尘埃渐渐清晰起来。新华社从1931年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18年间,牺牲了139名新闻人。和战士们一同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是战地记者的天职。

  季音:我们是战争年代的时候,那是很残酷的考验,现在是和平时期,可是记者照样有考验。社会考验记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脱离群众!这是新的考验,这个考验一点也不比战争年代差!

  【记者自述】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脱离群众,这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过枪林弹雨的重托。和平年代的考验究竟是什么?受到父亲的影响,邹家姐弟三个都做了记者。他们也许能给出答案。

  邹毅:我也是当了摄影记者。

  记者:受父亲的影响大吗?

  邹毅:我小时候翻看他的一些历史照片,这些照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有影响的有触动的。怎么说呢?

  记者:由衷地有一份职业的光荣感。

  邹毅:对对对,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有时候你可能感觉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冲锋陷阵了,但是实际上你平时工作中,潜移默化当中你要用这种前辈的这种精神去工作。

  庞丹阳:您也遇到过危险吗?

  邹毅:98年抢险,我们是在长江边,湖北,当时是长江水位非常高,有的围堰就冲垮了,还死了人。部队就冲上去了,那你作为记者是不是也跟着冲上去?这个才是考验你的时候,要拍到更真实、更有纪实性的东西,你就得连夜跟着他们出发,赶到现场去拍。

  记者:当时您是跟着一起出发?

  邹毅:那肯定要冲上去,有一些水已经把一些围堰都给淹了,老百姓也是生活在堤埂上。走在堤坝上,两边都是水,那你也要去。

  【记者自述】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在时代的浪潮下,如何与颜红英一样为自己的信念摇桨?蹚过改革开放大潮的纪录片导演吴建宁的思考也许更深刻。

  吴建宁:因为电视纪录片很辛苦,经常地出差,家也顾不上,但是乐此不疲地一直是不断去发现。

  记者:我看您拍了很多重大题材,包括《南京大屠杀》。

  吴建宁:对,南京大屠杀拍了多部,确实我是从9个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搞了大量的史料,是相当相当的珍贵。因为我们国内现在很多片子拐角上都要打上一个角标,但是《南京大屠杀》这个片子就是我的意见,我是绝对不去打角标。这个事情不要去考虑到什么版权不版权,谁找我要我都给,就是让它传播出去,让这段历史固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记者:这个责任就是见证并记录历史吗?

  吴建宁:对,我们今天所做的这个工作也是传承着老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这样的一个历史使命,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用我们的这个作品与时代对话,为国家积累一种影像志。

  记者:记得我们在北京采访季音老先生的时候,他说过,和平年代对于记者的考验同样严酷。

  吴建宁:对。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考验呢?

  吴建宁:这个诱惑非常多。因为这个社会现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什么情况都有,我觉得作为电视工作者,尤其是电视纪录片工作者,要能够经得起这些诱惑。因为纪录片不是一个挣钱的行业,你如果认为你搞纪录片能够发财,你趁早离开。相反它不是一个挣钱的岗位。我的快乐就在于用我的作品与历史对话。自己的作品里面蕴含着你的价值观,一旦这个作品传播开来,用你的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这一茬人留下历史,它的价值在这儿,也吸引我们这些人乐此不疲的也是这样。

  【记者自述】正是这位曾经带领整个剧组不辞辛劳、辗转长江沿线寻找大辫子姑娘的导演,见证了一拨又一拨新闻工作者前赴后继。

  【压混录音】“哎呀,咱们当年在一起渡江,真不简单。”

  【记者自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颜红英老人应邀参加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59师和60师的幸存战士们也来到了现场。

  【压混录音】1、“当时你还是小姑娘呢,你这下也是老英雄了!”2、“谢谢你啊,你把我们渡过江,不怕流血牺牲!谢谢你!”

  记者:张主任,我们现在猜想,为什么那么多媒体人反复地找大辫子姑娘都找不到?为什么宝应人会到扬中那个地方去帮助红军过江呢?

  张磊:哦,是这样的。我们宝应是革命老区,因为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过了一段好日子,所以非常愿意送解放军过江。

  记者:您也是做新闻人出身的是吧?

  张磊:对呀,我原来是做教师,后来做记者。

  记者:那您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或者理解再还原历史真相的必要性?

  张磊:说老实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一直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所以老百姓才会拥护共产党。所以在战争年代,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当年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有共产党来带领,才能过上好日子。

  记者:这个美丽的故事也告诉我,做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多么的幸运。

  张磊:大辫子姑娘在我们新闻人的参与下最终终于找到了,很光荣,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需要我们新闻人一代一代把它传承下去。

  【记者自述】颜红英是幸运的,那美丽而矫健的背影把她永远定格在了19岁的那个春天,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

  【压混“好记者讲好故事”现场】

  【记者自述】今年12月24号,我站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讲台上,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所有人听,用一年的追问回答了自己,也告诉大家,这些也许就是我一辈子要做的选题,我们的脚步也将更加坚定。

  【压混现场】“当我寻找到这个‘寻找’的故事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曾经去寻找过这个美丽背影的新闻人更动人。无论是第一代的季音、邹建东,还是第二代的邹毅、吴建宁,以至于我们第三代新闻人……”

  【压混现场】1、“其实在我们日常的采访中,像这样美好的故事还有很多,也让我作为一名记者……”

  2、“让大家关注到这个群体,这是中华民族最弥足珍贵的……”

  3、“每一个在新中国的征程上奋斗前行的人,祖国从未忘记……”

  【压混现场】“也许我们面临的情况有所变化,传播的手段也在不断地变迁。可是无论如何变化,我们的坚守相同——只有永远和百姓在一起,永远把镜头对准人民,光影里的这份初心才是我们永远的追寻。谢谢大家!”

  【音乐压混止】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