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唐代远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此后,全国各地持续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对国家安全的内涵、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培育着中国人民努力成为国家利益捍卫者、国家安全守护人的理想信念,意义重大。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是“头等大事”,对于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不能只了解“皮毛”,应当以此为契机,把这堂“国字号”国家安全教育课化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在常谈常省常抓中,为国家安全教育推开一扇窗。
上好这堂“国字号”安全教育“专业课”,要常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虽历经多次战火的荼毒,一批批前仆后继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所坚信的信念从未被摧毁,他们慎终如始地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落实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每个领域。“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以民为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夯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常谈落实“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践诺行动,万不能把学习场变成“秀场”。
上好这堂“国字号”安全教育“思政课”,要常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核心价值”。“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人民安全就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核心价值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安全不再局限于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传统意义,而是延伸至国家利益在哪,国家安全就到哪里,“国泰”方能“民安”,国家安危没有“局外人”。在国家安全工作内容、方式等亟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提高警惕性和保密意识,忠诚履职,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而不忘危,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
上好这堂“国字号”安全教育课“必修课”,要常抓“自觉自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就是在思想上“搞建设”,去解决问题、争取民心,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自我对标上好安全教育课。国家安全教育不是“招之就来、挥之即去”的“选修课”。这堂安全教育课,是确保学习有方向、有路径的“必修课”,重点突出以个人自学为主,能否担当作为是检验课程效果的“试金石”,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实质就是把维护人民利益的思维放在压倒一切的第一位。因此,不管何时,任何人都得把“安全”这个担子挑起来,在行动自觉中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一个开始。唯有充分借助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契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常谈常省常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更好地打好一场场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唐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