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小区门口、道路卡口、菜场商超等许多地方,都有人拿着体温枪和登记本负责出入管理,他们中有后勤安保、有基层社工、也有不少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其中,来自湖北十堰的小伙子郑海,是少数能被公众记住名字的志愿者。他在江苏南京打了一年工,临近年关时却被疫情困在了街头。湖北老家回不去,南京的住处也没了,“流浪”几天之后,南京板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他,并为他提供了宿舍和伙食。郑海主动要求穿上红马甲,成为一名志愿者,为这个充满爱和善意的城市出份力。南京人总被称作“大萝卜”,善良淳朴,热心耿直。疫情时刻,南京人给吃了多天泡面零食的小郑送上热乎乎的土豆烧肉,暖胃又暖心。这小小的举动,是南京城最写实的温度,是对同胞质朴的关怀,是爱与善传递的圆心。
从2月8日开始,江苏镇江句容市后白镇林梅村村民卢孝根、熊先珍每天晚上都会精心准备夜宵,为的是让那些寒夜中的执勤人员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买菜1小时、烧饭1.5小时、送餐1.5小时,成为了卢孝根一家四口每日必备的事情。这一送就是15天,直到卡口拆除。类似这样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除却奔赴前线的勇士们,在抗疫的关键时刻,热血情怀的江苏人“不约而同”加入志愿者行列,他们或许是你我身边熟悉的人,他们做的事情或许很不起眼,却默默地在后方搭起坚固堡垒,筑起坚固防线。这些小小的举动,是博爱江苏的生动诠释,是齐心抗疫的力量半径,汇聚起强大的民间力量。
不仅江苏,全国如此。很多志愿者在讲到他们的出发点时,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宏大的目标,只是遵循内心召唤,就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比如,武汉那位坚持送医生的外卖小哥,不是不害怕,也不是不犹豫,只是觉得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于是就去做了,做着做着,觉得有些事要坚持,就坚持了。年前离开武汉回到安徽老家的杨杰,疫情发生后果断跑回武汉做志愿者,专职运送医疗物资,兼职安装ECMO、呼吸机和紫光杀菌机器人,闲时给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杀鱼,简直就是“全能型选手”。疫情开始后,发现邻居买药出现困难,武汉送药志愿者吴悠就尽己所能为大家义务送药,当他发现因为自己送药及时而使一位病人得以好转之后,就有了做下去的使命感。如今,他的送药团队已经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人。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那些志愿送物资去湖北的司机们,那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火神山医院建设者,那些免费做咖啡给医护人员的咖啡店主,那些义务送餐的饭店老板们,那些平日服务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成了防控和战疫不可或缺的“砖瓦”。特殊时刻,一个个普通人站出来,将责任扛在肩,志愿服务民众,前赴后继,这是中华民族不畏困难的共同体意识使然,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互助精神使然,是根植于心的爱与善使然。这些小小的举动,是大爱中国的力量源泉,是凡人英雄共同描绘的战疫同心圆。
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大概就是对志愿服务的最佳侧写吧。这些凡人善举的志愿者,就犹如播种者。在中国这片温暖的大地上,爱与善的力量破土萌发,茁壮生长,战疫防控的各路力量集结成行,我们终将迎来黎明与灿阳。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