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记者在武汉一线:好的新闻点让人兴奋 采访完才想起害怕

2020年03月04日 14:32:0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特报专稿 记者/周诗婕 

  2020年的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在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之时,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也陆续逆行前往疫情中心,记录一线实况。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记录是媒体的责任。2月17日,江苏广电总台派出精锐报道团逆行出征。作为团队的“90后”记者,高志鹏和史亚楠充满热情,能够参与并且记录时代,令他们兴奋不已。“‘战地记者’是记者的最高使命。能够来到武汉一线的‘抗疫’战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光”。

  见证:一座城和一群人

  高志鹏和史亚楠在采访途中

  从2月17日抵达武汉至今,两位“90后”记者已在前线连续奋战10余天。白天完成近10小时的采访,晚上回到驻地写稿、剪片,已成为他们的“默契”日常。

  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收医疗垃圾的志愿者、各大医院的出院患者……这是他们每天最常接触的人群。顾不上担心病毒,当采访对象来时,他们只记得把话筒尽量往前递,把镜头更靠近些,这样能拍到更好的画面。“很多时候事后回想,可能心里会有点毛毛的。但遇到好的新闻点时,整个人处于兴奋状态,会一时忘记这是一件危险的事”,高志鹏说。去医院采访,有时候他们会做“二级”防护,佩戴两层口罩。“有一次回到驻地,我才发现,可能采访时里面那层口罩就已经没有挂在耳朵上了,但是精力在采访对象那边,完全没知觉”,史亚楠回忆。

  足够的投入也让他们记录下足够动人的故事。他们跟拍了江苏来武汉收医疗垃圾的环保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每天从早到晚地处理隔离病区的防护服和口罩等医疗垃圾,分类、装车,拉到焚烧厂去焚烧。这些年轻人看起来不在一线,接触的却是最“一线”的病毒。“有一位志愿者因为长期穿着防护服,背上闷出了痱子,痒到难耐的时候甚至只能在树上蹭蹭,这让我非常难忘。这群志愿者很少被聚光灯关注,但他们做的却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他们值得被记住”,高志鹏说,“拍到这样的故事,让我觉得,可能的‘危险’值得且有意义”。

  高志鹏在医院门外

  史亚楠也有同样的感受。“之前拍过一个故事。老太太和她的先生都住院了,在不同的病区。他们每天靠写信来互相沟通。有一天,老爷爷去世了。护士出于善意欺骗老太太说,‘你的信,我已经送到了,他很好,让你也好好治疗’。在武汉,会有很多这样的生离死别和人间善意。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我们都想记录”,史亚楠说,“作为一个记者,来到这座城市,你会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参与历史的使命感。也许你去过很多这样的大城市,喧闹繁华、车水马龙。但是此刻的武汉,就像是静止的繁华。记录这静止的城和忙碌的人,就是我们的使命”。

  记录:白衣天使真的是白衣战士

  高志鹏和史亚楠在采访

  在武汉,江苏援鄂医疗队驻地遍布三镇。完成一次采访,有时候需要穿越整座城市。为了更好的采访效果,有时候还需要跑两趟,甚至三趟。高志鹏和史亚楠采访了一对护士情侣,这是一对一起支援湖北的江苏援鄂医疗队情侣。这对情侣在一个病区,但却只能在交接班时见上一面;他们住在隔壁,但每晚只能敲墙互道晚安。“第一天,我们拍完了两个人的采访,但总觉得差一点画面。第二天,我们又去了。约的是晚上10点半,我们10点就到了。巧的是,正好碰上女护士给男护士热饭,男护士下班回到酒店,他们隔着楼梯打着招呼。这一幕非常动人”。这段疫情时期的爱情也被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各大媒体转发,很多网友泪目,“医护人员真的不容易”。

  在前线,他们太深刻地体会到这群白衣战士的不容易。“印象很深刻,有一次给江苏防疫先锋王卫东连线,他的女儿是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我们机器架起来,准备连线的时候,这位护士忽然说了一句,这是她一个月来,第一次跟家里人视频。这句话让我很震惊,在信息传输如此发达的年代,随时都可以微信视频啊。后来才知道,这位护士因为戴防护口罩,脸上一直有压疮,怕家里人担心,所以从来没跟家里视频过”,高志鹏说,“真的,以前感知到医护人员的伟大是无形的。但是在这里,和他们接触采访,能够切身地体会到那种触动。很多时候,他们说着说着就泪目了。比如,可不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你这一个月?他说,我很感动,然后突然就哽咽说不出话了。还有的采访对象是领队。她说,‘我要带着这些护士,保证她们的安全’,说完眼眶里已全部是泪”。

  “这些医护人员是真正的逆行者,我们只是追随他们的记录者”,高志鹏感慨。

  高志鹏在回看拍摄画面

  坚守:疫情不退 我们不撤

  在前线,高志鹏和史亚楠有着朴素的愿望,记录更多一点,再多一点。报名的时候,两位“90后”就抱定了疫情不退不归的决心。为了让家里人少点牵挂,史亚楠甚至没有告诉父母。“每次和他们视频的时候,都会把脸贴上镜头,这样就看不见环境了。他们知道的话,应该也会支持,但不想让他们担心”。高志鹏是跟他最亲的奶奶商量的,“奶奶说,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去了。你是记者,做了这份职业,就该往前冲”。

  作为记者,他们义无反顾地践行着自己记录的责任。令史亚楠倍感温暖的是,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关注着“记者”这个群体。“我们驻地的护士经常说,你们也很辛苦,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提出来,他们从队里的物资里匀出来分给我们。在外面采访的时候,采访对象也会经常提醒我们,做好防护,多保重自己。还有很多企业,给记者买了保险、捐赠物资,送录音转文字软件等。你会感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和大家并肩作战,为胜利而战”,史亚楠说。

  来武汉半个月,从春寒到春暖,武大的樱花也悄然开放。武汉的确诊病例每天都在递减,治愈数甚至已经超过确诊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来的时候,两位“90后”记者带着冬衣,这几天,团队开始统计春衣和夏衣的需求。“其实,我们早就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疫情不退,我们不归”。

  “武汉,没有后退的理由。我们,没有后退的理由”。两位“90后”记者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