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今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也是必须打赢的阻击战。立足于此,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要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战事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疫情防控阻击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两场战役都必须赢。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估计疫情带来的贫困群众收入减少、扶贫项目建设停滞、社会帮扶力量减弱等困难,充分认清同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千方百计攻坚克难,统筹推动复工,组织春耕、优化作风,确保人民群众以健康身体共享全面小康。
重复工保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基。当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收入,在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是贫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要想实现如期脱贫,稳定就业是关键。各地各部门要正视疫情防控对返程务工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服从疫情防控大局的前提下,抓住当前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时机,优先支持有就业扶贫机会的企业复工复产,着重鼓励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参与就业扶贫。要全面摸清当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以及复工复产企业招工缺口,探索采取“互联网+招聘”等途径,推动应聘与招聘信息的对接,最大程度推动就业意向的达成。同时,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等,要给予临时性的兜底安置,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重春耕促增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脱贫攻坚的基石。只有重农固本,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自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交通管制,部分地方的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加之疫情防控进入胶着对垒状态,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也遭受到困难,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直面困难,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围绕贫困户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医疗物资,组织做好种苗、农资供应和口罩、酒精供应。要指导农民既抓好自我防护,又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并探索发展庭院经济和“菜篮子”等短平快产品,优化供给。要着力拓展销售渠道、畅通物流通道、促进网络销售等,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切实在增收贫困人口收入下足功夫。
重作风抓落实。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自觉牢记初心、肩负使命,优化作风、抓好落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抓紧疫情防控不松懈,抓牢脱贫攻坚不动摇,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顾此失彼的状态。要紧盯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查缺补漏,精准打好住房、出行、饮水、就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歼灭战”,确保完成脱贫任务不留死角,决不能有“点到为止”“差不多”的想法。要加强脱贫人员动态监控,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影响可能出现的返贫致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范围,采取措施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决不能有“撂挑子”“撤摊子”的想法。
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守初心、担使命,重复工、重春耕、重作风,千方百计战疫情促脱贫,就一定能带领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地共享全面小康社会。(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