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海道透着原始的生命力。 列车飞速行驶在山海之间,窗外的风景不像本州岛沿线那样宁静雅致,只有残旧的小屋,农田与杂草,无边无际的海。 函馆是北海道最南边的港口城市。有异国风情的西洋建筑,有穿城而过的有轨电车,有帝王蟹出没的海鲜市场。城市依山而建,遍布一条又一条的坡道,好像每一条都是一座巨大的滑梯,可以纵深哧溜至海里。 我们从鱼见坂开始爬坡,据说在这条坡道顶部回头,望向大海时能看见成群结队的鱼群。但这一切只是传说,鱼没见着,倒是有一只黑毛白爪的喵星人一路尾随我们。 从鱼见坂到南部坂,这一路的散步是赏心悦目的,以至于多年后我回想起那日午后的光景,都会幸福得微笑起来。 函馆让人产生在那里扎根买房子的冲动。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却能感受到居民热爱生活的情趣和安居乐业的温暖。沿路蜻蜓点水走过高龙寺、称名寺、元町公园、圣基督教堂等建筑景点,每 次在坡道上回头,都能看见不远处的大海浮在眼前,心里一下就顺了气,只剩下开阔和欢愉。 函馆山夜景是重头戏,为了抢占有利地形,我们五点就坐缆车上山,坐在台阶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待的过程是百无聊赖的,但随着人流聚集,还是庆幸上来的早。
一波波游客填满了不大的空地,有修学旅行的高中生,有白发苍苍的夕阳红,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金发碧眼,大家举着自拍神器扛着长枪短炮,兴奋又耐心地等待这座城市华丽地绽放光彩。 天色慢慢暗下来,灯光渐起,游客们的情绪也被点燃,高中生们恨不得叠罗汉堆起来观看。夜晚的静谧、大海的沉默与星星点点的灯光组合交织在一起,与其说震撼,不如说感动,就像黑夜里照亮归途的路灯。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灿若繁星,三个半小时我们见证了这个缓慢生动的过程,相片和文字都不足以承载当时美好的心绪。 太平山的夜景也很美,光束林立,晶莹通透,香江两岸纸醉金迷极尽绚烂;函馆的光华却很节制,让人感受到每个人微小的力量,每个人存在的证明。阳光下日复一日的劳作辛苦,在夜幕中都为城市添上了伟大的印记。 入夜后的函馆好像所有人都汇聚在了函馆山,街上连个半人都木有,一时间也不知道去哪儿找饭吃。误打误撞到了松风町的一块夜市区,一家家低矮的小馆子里围坐着消夜的男男女女。烤肉的焦糊声兹拉作响,寿喜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门窗。 挑了一家老夫妻的家常料理,名字记不得了,邻座是一对中年夫妇,男子浓眉大眼,女子面容精致,都是典型的日本人,让我觉得眼熟,以为自己误闯了日剧拍摄的现场。女子显然对我们这对异国的游客很感兴趣,一直用缓慢清晰的语速与我温柔地聊天,男子则在一旁逗乐打趣,应该是挺和睦的一对。 桌上的炖牛肉散发出腾腾热气,六月的北海道夜里微凉,这样的小店让我觉得很安心得瞌睡。店主老爷爷问我,你们看过夜景了么?我回答看过了,光之城市,非常美。
他微微点了点头,例行公事的询问和回答,这种按照剧本演出流程的感觉,竟让我觉得寂寞。他们应该迎来送往了一批批的游客,匆匆来,看一眼夜景,大赞“斯国一”,又呼啦散去。从山上望下来,爷爷奶奶的店也是其中的一盏昏黄吧。当时我很想告诉爷爷奶奶,我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不局限于夜景,函馆不仅在夜里璀璨,阳光下也依旧夺目,是一座让我感受到平和幸福的城市。但纠结了半天组织不好语言,这是我第一次怨恨自己日语太烂。 鲜花、大海、坡道、夜景,干净的街道,安静的居民,函馆几乎拥有我喜爱的一切元素,是此次北海道之行我最爱的海边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