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需要电动三轮车一台”“我需要棉衣棉被”“我需要饺子面粉”“我需要火腿肠”……这是中国社会扶贫网主办APP“社会扶贫”上发布的部分求助信息。发起这些求助的是贫困户和驻村干部,每一条求助都经过身份证验证+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验证,且经过扶贫干部审核。
相比许多求助平台动辄数十上百万元的求助,这家求助平台上的信息显得那么接地气。其意义毫无疑问是不容低估的——它引领人们把爱心的目光从城市转向乡村,转向那些舆论视野之外却又真实发生的需求。尽管在很多城市居民看来,一根火腿肠、一袋饺子面粉是那么不值一提,但在许多贫困户眼里,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却时时充满辛酸。
人们的公益慈善行为常常是有选择性的。比如,商业机构或带有商业背景的平台发起的网络众筹,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占领舆论视野,被有能力实施援助的中等收入群体所接受,在于其求助者和求助内容击中了多数城市居民的焦虑。网络众筹平台帮助的是“我们的身边的人”,他们也许是媒体人,是互联网码农,是刚从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因为一场大病或意外,坠入生活困顿的深渊,这让身处同样社会阶层的人们心有戚戚焉,产生共情,更乐意伸出援助之手。
相比之下,存在阶层隔膜的求助信息更难以被都市主流群体接收。这可能是技术因素造成的,即便在互联网高度繁荣的当下,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居民不会上网、上不了网,他们的声音自然难以传到都市主流群体耳中;这也可能是信息传播规律使然,贫困户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大悲大喜,没有那么多可供传播的故事。
当然,我们不必搞道德绑架,要求人们一律把目光投向贫困的远方。帮助身边的人,符合人性,也符合朴素的道义价值。然而,同样应当正视的是,互联网公益慈善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填平城乡信息鸿沟是平台应当致力的方向。
APP“社会扶贫”让人们看到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让人们感受到“绝对贫困”的震撼。当然,也要明白,扶贫并不是寄一根火腿肠、送一袋面粉那么简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们有能力为贫困人口做得更多。区别于因为疾病和意外造成的困境,贫困的产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社会扶贫”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思考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贫困——而这才是更大的善。
此外,“社会扶贫”的运营模式也值得借鉴。其发布信息不仅有个人求助,也有慈善募捐,发起机构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等,善款接收方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现代慈善事业是专业性工作,更好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离不开慈善组织的推动和介入。而且,以慈善组织为主体开展慈善活动,也更符合法治精神。
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不管是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还是社会和商业背景的公益平台,都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扶贫”的接地气求助引发关注,让人们反思平时对公益理解的局限。当然,个人求助作为慈善法调整范围之外的部分,仍有深刻的社会根基和文化基础,也将在很长时间内作为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补充。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