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可以借力商业 ,但公众爱心不容“滴漏”|荔枝时评

2019年12月02日 14:20:4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柯锐

  (作者柯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末位淘汰……近日,据媒体报道,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在各个医院病房“扫楼”,引导患者发起筹款。

   “水滴筹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对此,水滴筹回应称,相关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严重违反了水滴公司价值观、准则及相关规定,调查清楚后将给以严惩。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水滴筹是公益性的免费大病筹款平台。可是,水滴筹地推人员在医院病房的“扫楼”,却是一种商业味道很浓的拉流量行为。这就让很多人感到这个公益平台“变味”了,甚至认为自己的爱心受到了欺骗。

  这令我想起了一句西谚:慈善家都是高利贷者。只不过,此处的高利贷,是指慈善家期待道德和名誉的回报。而在水滴筹事件中,人们看到的却是这个“慈善机构”对流量和商业利益的渴望。

  这当然是一种扭曲,也是极不正常的。

  根据媒体报道,部分水滴筹地推人员在“扫楼”时,引导患者随意填写筹款金额,套用模板帮患者发布筹款信息。这就不仅仅只是作为第三方平台疏于职守的问题,而是某种程度上的“主动造假”。

  如果只是个别地推人员的私自违规行为,尚且容易纠正;但如果是水滴公司制度层面鼓励所致,则说明该公司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根本上存在问题。这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即使是公益机构,也不等于说就不能追求商业利益,关键是怎样追求。实际上,虽然水滴筹提供的大病互助属于免费服务,但其旗下的水滴保显然是有赢利需求的商业项目。水滴筹如果通过社交场景来积累流量,在提供免费大病互助的同时,在保险板块堂堂正正地获取商业利益,从而支持企业整体的运营和发展,其正当性和道义性也不会引来如此大的质疑。

  问题是,很显然一些人不再满足于“以商业养公益”的模式,而是赤裸裸地希望在最基础的公益服务中也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

  这种急功近利的地推,可能会立竿见影地为水滴筹拉来可观的流量,为公司带来直接商业利益。但是,如此轻率甚至涉嫌造假的募捐,透支了社会公众的爱心,消解了类似公益活动的公信力。 

  目前,我国公共医疗保障服务虽然覆盖了绝大多数群体,但是,对于许多人而言,这只能提供基本的医疗费用保障,一旦患重大疾病,仅靠基本医保仍然是无法承受之重。水滴筹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个人求助平台,通过民众之间的互助,实际上提供了一种补充性的公益和公共服务。近年来,的确有许多人通过类似筹款平台得到了援助。因此,这样的平台仍有其社会价值。

  此次,水滴筹虽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如果它能就此规范商业模式,改善管理机制,并由此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失为曝光带来的积极意义。期待互联网公益平台以诚信的姿态,为更多人提供服务。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