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写辉煌70年】从“蜗居”到“宜居” 百姓圆了安居梦

2019年10月19日 18:59:5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住房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性住房机制,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解决百姓居住需求,多种类型和方式织起一张密实的住房保障网,托起群众安居梦。

  宽敞的客厅、全景的飘窗、花园般的小区环境……这样舒适的居住环境,是85岁的淮安市民余月娥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上世纪60年代,在淮安一所中专学校工作的余月娥结婚后,单位分配了一间平房。此后十几年间,家里陆续迎来5名新成员,全家7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由于空间太小,还自行搭了一个小棚子。

  淮安市民余月娥指着老照片介绍,当时的条件比较差,住的平房里面潮湿,也没有厨房,就在后面搭的一个小厨房,弄饭就在里面弄,吃饭也在里面吃。

  上世纪80年代末,余奶奶等来单位福利分房,全家住进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第一次拥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2000年左右,经济条件好了,余奶奶购买了商品房。2016年,5个子女在淮安市区给老人置办了这套150平方的住房,让她安享晚年的幸福时光。

  淮安市民余月娥的儿子陈光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套房子,一步一步地越换越好。现在这样的条件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

  余奶奶家庭住房的变迁,正是我省城市居民住房变化的一个缩影。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江苏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几代人蜗居一室较为普遍,住房质量差、配套差、环境差是那个年代的显著特征。

  上世纪80年代,江苏各地开始破题住房制度改革,许多城市居民渐渐从小平房、筒子楼搬到单元房居住。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商品房时代到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住房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江苏率先在全国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具有互助性质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全国住房改革的"先行军",江苏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保障,率先在全省组织开展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调查,出台住房保障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和长效化推进"的住房保障体系。

  江苏台记者尹美又:气派靓丽的楼房、花园式的景观环境、完善的小区配套……如果我不说您肯定想不到这是一个保障房小区,它的颜值和品质完全可以媲美商品房,这里就是位于南京城北的丁家庄保障房片区,共有135栋高楼,住宅3万多套,满足了拆迁居民、城市中低收入、新就业大学生等各类人群的住房需求。

  2008年以来,我省扎实推动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省级适老化住区建设和省级宜居住区建设等民生工程,全省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18万套,超过900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出棚、解危、安居"。

  南京市丁家庄燕歌园公租小区居民梁其昌:这边地方生活真是条件好多了,我从来没有住过像这样的房子。我没有想到到老了,还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

  目前,全省所有设区市、县(市、区)全部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我省还针对公交、环卫系统职工进一步降低入住门槛,同时免去租赁保证金等各项费用。截至今年9月,我省累计通过公租房保障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48.05万户,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到2018年底,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6.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1.2平方米,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信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省城镇居民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向"住有宜居"目标迈进。下一步我省住房工作将继续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努力提升住房保障水平,持续推进宜居住区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条件的向往。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郭奉铭 陈超 章斌炜 吴刚 李泽灏 周雷 宣伟敏 谢自强 供片台/淮安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