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科技专稿 记者/王晟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已互相问候。”
从2009年懵懂提出的“感知中国,物联世界”,到2019年全球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总数已过百亿,我们突然发现,这个从零起步的产业,已经融入了家庭生活、改造了企业生产、完善了社会治理。
今天,当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互为依托,互作舞台,我们曾经幻想的那个便捷、智慧、高效、善解人意的新世代,终于走近身边。
物联网在中国,特别是在无锡落地的十年,有恍恍惚惚,有红红火火,说不完的道路曲折,望不尽的征途漫漫。
下一个十年的“万物互联”,又会有怎样的契机和挑战?
2019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圆满落幕,“物联网2.0”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恍恍惚惚的起步
2009年夏,北京酷热,温顿·瑟夫(Vint Cerf)仍然是一身标志性的三件套西服,袖扣锃亮,胸针别致,花白的胡须修得一丝不苟。
这位当年参与开创TCP/IP协议的老头儿,被尊为“互联网之父”。
资料图:温顿·瑟夫
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太太是钢琴家,对水电一窍不通。有一次瑟夫博士在爱尔兰讲学,太太突然来电,说是家里突然一片漆黑,没电了。老爷子在国际长途上讲了1个多小时,指挥太太去地下室检查电表箱,并且科普什么叫保险丝,怎么更换……
回家之后,老爷子亲自设计,彻底改造电器电路,以便他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通过手机监控家中运行,给太太“减负”。
“哇!”荔枝科技记者当时一边赞叹老头浪漫有爱,一边提问:“请问这种家庭改造,是什么技术?”
“Internet of things!” 温顿·瑟夫优雅地回答。
“呃……”翻译小姐迟疑了,“嗯,就是把东西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10年后再回忆当年的故事,孩子们恐怕都要笑出声:Internet of things,不就是物联网嘛。
不怪翻译小姐翻不懂。1999年,MIT学者凯文·艾什顿(Kevin Ashton)第一次提出“Internet of things”,但是没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别说中国人不知道,西方人也知之甚少。直到2013年,牛津词典才正式收录这个词。
资料图: 凯文·艾什顿
同样的窘迫,还出现在2009年夏天的无锡。
彼时,“感知中国”的口号刚刚提出,传感器+互联网的广阔前景开始有了朦胧的描述。但是,荔枝科技记者前往当地采访,却几乎找不到人能把“物联网”的概念说明白。
甚至,到底是“物联网”、“传感网”还是“感知网”?各种叫法还没统一。
记者们更头疼的是,专家很难说清物联网会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一个被反复举出的例子,是上海浦东机场的“安全感知网”——依靠传感器维护机场安全,遇到非法闯入的人可以自动报警。这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实际案例。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络创新示范区,无锡在懵懂中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试点城市。
彼时,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3.84亿,占人口比重28.9%;
彼时,BAT创业十年,初露峥嵘;
彼时,最火的概念是“移动互联网”,最常挂嘴边的是“互联网思维”。
但是,物联网是什么?这个网有什么产品?它有什么盈利模式?有没有“物联网思维”?
可以想象,对无锡来说,发展这个陌生的产业无异于“凭空造楼”,难度可想而知。
今天无锡物联网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从业者,每个人都能倒出一堆创业的苦涩:
追着跟人家讲物联网的概念;蹲点守候企业家“推销”物联网的前景;磨破嘴皮邀请专家大咖改变去北京深圳的行程,来无锡参观物联网示范区……
最初的几年,潮起潮落,院校研究机构来来走走,创新企业“死去活来”,新创又淘汰,退出又新生……
物联网,就像婴儿呱呱坠地,最初的几年,总是最费神最辛苦,却也最为关键。
红红火火入佳境
按照无锡市公布的数据,无锡物联网示范区的十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9年~2010年:发轫起步期;
2011年~2014年:探索试验期;
2015年~今天:加速发展期。
挺过了最困难的起步期,无锡逐步摸索出了自己的节奏:
“政府主导”,逐渐交给“市场主导”;
纯政策支持,转为落地服务、孵化服务等产业服务一条龙;
概念引导,转为应用引导;
无锡市还身体力行,从衣食住行水电气的居民生活服务,到城市规划管理,“全身心”拥抱物联网——一百个精彩的PPT也不如一个智慧的无锡更有说服力。
截至2018年底,无锡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已达2638.7亿元。
无锡物联网加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中国物联网产业也变得红红火火。
传统制衣产业,比如海澜之家、红豆制衣,物联网管理产销售后一条龙,每件衣服来去有踪。
传统制造业,比如海尔、美的,都有自己的物联网研究院,空调、冰箱、洗衣机,白色家电变身智慧家电。
新兴ICT产业,比如小米,接入物联网的智能硬件总量达1.96亿台,智能音箱“小爱同学”可以掌管从窗帘到孩子玩具等家中一切带电设备,每月活跃用户达4700万。
华为2019年8月首次面世的操作系统“鸿蒙”,都在为物联网的各种傻瓜式应用做好了准备。
至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工厂,更是遍地开花,应用层出不穷。
据经济学人预测,2020年,全球将会有500亿个智能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均每人有7个,2025年,设备数将达到10000亿个,城市地区每4平方米就有一个智能设备,从联网的复杂程度和产生的数据量看,物联网比移动互联网还要大。
5G入局,物联网进入2.0时代
2019年是全球5G商用元年,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词当然少不了加上5G“新概念”。
今年1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了5G的真正意义:“5G的应用,可能只有20%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用于物与物之间的通讯,即移动物联网的概念。”
高速率、广覆盖、低时延,是5G服务于物联网的天然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说,互联网是“可以有耐心”的网络,要时延100毫秒,就等上100毫秒,大不了网页开慢点,视频卡一点。
但是物联网的很多应用要求严谨,别说1毫秒,0.5毫秒的时延也不行。
比如开车,“我们发现情况要踩刹车,普通人的反应速度是0.4秒,也就是400毫秒,自动驾驶的汽车若是反应不及时,那不就闯大祸了?”
同样,远程操作的手术,几毫秒的时延,病人很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
5G的高速低时延,将给物联网增加更多的“精确性”,让所有智能设备“更靠谱”。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朱洪波教授说,5G超多连接、密集覆盖的优点,将让物联网变得更智能。
朱洪波教授
比如一家智慧工厂,成百上千的生产设备都可以安装5G通信模块,机器人之间即时交流,像人那样掌握进度、随时调整供料、灵活改进流程。
“今天的物联网,仅仅是物体刚刚接入网络,还要人工操作设备,未来的物联网是让设备与设备对话,自主决策,自主运行,不用人工干预,这就是物联网2.0。”
个别企业可能“念歪了”5G+物联网
然而,也有个别物联网企业投机取巧,打“概念牌”,导致相关产品不是高度趋同,就是呆板不实用。
比如,智能家居曾经一哄而上,浪潮褪去,“裸泳”的企业露出原形——很多用户抱怨,智能电器厂家倒闭,APP程序已经打不开了,电器基本报废。
比如,有的产品过于“物联化”,一盏台灯都必须靠手机App调节亮度。淘宝上用户抱怨:“我只想开个台灯,调亮点,一个调节电阻就能做到,非要在手机上点点戳戳,何苦呢?”
值得警惕的是,5G刚刚颁发牌照,一些企业就打“5G+”,宣称自己的物联网产品接入5G网络,无往不利。
“5G又不是4G的完全替代产品,”朱洪波教授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者会同时存在,互为补充。”
一些低能耗、数据量小的物联网产品,用4G或者专门开发的窄带(NB-IOT)就足够传输信号,成本便宜。
“滥用5G,就好比开着跑车去买青菜,纯属烧得慌!”
物联网2.0时代之问 等待“无锡答案”
话题回到那位白胡子老头的“互联网之父”。
2009年之后的十年,温顿·瑟夫对互联网的研究,是“上管天,下管地”。
“天”,是服务于未来人类宇宙探索的“太空互联网”;“地”,是着眼当下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2018年,在一次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演讲中,瑟夫博士对物联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们今后怎么避免浏览80个APP才找到冲马桶的程序?
当成百上千个物联网设备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该如何管理、维护它们?
太过智能化的家庭,怎么教会客人开灯开门,是递上一本说明书还是送上一个电子助理?
我们的手机进入陌生的网络,哪些信息可以允许被探测到,哪些要保密?
如何保证自己的手机不会误操作别人家的吸尘器?
物联网中的智能设备,怎么能识别升级软件包来源可靠,而不是黑客所为?
物联网中的设备互相发送指令,怎么保证传输准确理解无误?
……
这位“互联网之父”思考的“物联网2.0之问”,正是物联网行业必须解答的难题。
或许,下一个十年中,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可以贡献出自己的答案。
作为先行示范区,产业的开路先锋,无锡有优势,有底气。
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布局飞凤平台,华为建立物联网生态使能中心,海尔打造物联网生态基地——无锡在产业上风云际会,巨头云集。
中电海康、浪潮大数据、阿里斯康创新中心、360安全总部等等项目相继落户——无锡在研发上“统帅”大军,自成江湖。
鸿山、雪浪、慧海湾等三个物联网小镇正在加快建设产业聚集地、创新策源地——无锡在探索上目光远大,“智在未来”。
江苏首个统一开放的物联网公有云平台OneNET上线;在全国率先实现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无锡在基础设施上创新有道,日臻完善。
无锡市公布的数据显示,高新区已经聚集物联网骨干企业1000多家,形成覆盖传感设备设计制造、数据收集传输、智能应用和服务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全区物联网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十年的摸索中,无锡敢为天下先,为中国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也锻炼出了勇于试错、承担失败的气魄和胸怀。
采访中,无锡市相关政府部门、新区企业也坦承目前存在的短板——核心技术、传感器和人才。
这将是未来十年他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无锡市表示,物联网进入2.0时代,示范区更要高起点、高水平地升级为2.0版,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贡献更多“无锡力量”。
(本文系荔枝新闻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