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科技讯 记者/祝亦楠、王晟、高志鹏发自上海 编辑/纪月
今年4月份亚马逊陷入隐私监听丑闻。
无独有偶,昨日,苹果公司发表声明宣布,终止人工语音分析业务,并将着手删除用户与Siri的所有对话录音。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个人隐私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AI发展与用户隐私如何平衡?海量“学习”数据该如何获得?
在图灵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Raj Reddy看来,大量的语音和文本信息对机器“听”懂人的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印度,有3000多万人说的是12种不同的语言,“想要无障碍沟通,我们常常直接用英语”;像“嗯哼”“啊哈”这样的词汇,只有在亲密的日常交流中才会出现,想要通过机器进行翻译,就需要足够的“学习量”跟上。
Raj Reddy认为AI发展和用户隐私并非矛盾的两面,可以通过商业手段或者技术手段进行解决。在印度,通常会付费给用户收集大量数据,比如,1000卢布购买1小时的通话语音。用户也可以通过登录数据平台对一些私密信息进行删除,收集后的数据会被随机打乱、细分处理……如此,AI“学习”所需的数据量和用户的隐私都得到了保障。
“当然,谷歌、Facebook等网站常常通过一些霸王条款获取用户的授权,我认为是不合理的,越是提供免费服务越是不能肆意获取用户数据……”Raj Reddy期望,“我们不仅仅应当研发和利用AI技术,还有责任更好地正确运用AI技术。”更多的AI公司得有自己的“原则”,并能真正坚持这些原则。相关的法则、法律也应该尽快设立,以保障AI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AI越来越“聪明”,未来会不会取代人类或者超越人类呢?“人们对AI有很多误解。”Raj Reddy说,五六十年来,学者研究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AI重复人类的动作,那些认为AI会统治世界的人一定不是真正在做科研的人。未来二三十年间,机器人也许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制作音乐,但这样的智能依旧不完美;人类是复杂精致的生物,AI不可能那么简单实现对人类的奴役,这样的想象在十万年之内都不会实现。
(荔枝新闻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精彩内容>>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